1994年,烏魯木齊開始推廣車輛“油改氣”。2007年6月,由于天然氣供應不足,為保證民用天然氣正常使用,烏魯木齊市政府出臺政策,要求" />
時隔3年,2010年5月,被禁止的“油改氣”解禁,這讓許多工薪階層的私家車主拍手稱快。
但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看著眼前排隊的車輛,的哥的姐們的眉頭卻一再緊鎖,因為如今每天耗在加氣上的時間,已經比原先增加了一兩個小時……
油改氣下的“經濟賬”
8月2日,在西北路附近居住的羅正明起了個大早。當天,他準備去迎賓路為自己的車辦理燃氣車的相關手續。
因為沒有手續,在買車后的3年里,羅正明每次去加氣都心情忐忑,生怕被人發現拒絕給他加氣,而到了每年年審時,還要將氣瓶拆掉,審完車又裝上。“辦了手續后,就沒有這些麻煩了。”想到自己的愛車即將“轉正”,羅正明心情喜悅。
羅正明的車購于2007年。買車不久后,他就發現每月燒油負擔太重,于是就有了把車改成雙燃料車的想法。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烏魯木齊的“油改氣”業務就被叫停了。但為了減少用車成本,2008年年初,羅正明還是找了一家汽車改裝公司將自己的車改成了油氣兩用車。
羅正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1.6L排量的車加93號汽油,原先100元的油能跑3天,大約150公里。“油改氣”后,他加了65L的氣瓶,加整瓶氣只要27元,也能跑150公里。“以前一個月要用1000元的油,油改氣后用不到300元。算下來,一年能省8000多元。也就是說,油改氣后的兩年多時間里,他省了近2萬元,這對于像他這樣的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今年5月烏魯木齊“油改氣”解禁后,羅正明就一直想去給自己的車辦理“轉正”手續。“畢竟沒有合格證就是一輛非法的改裝車,人家問起來也挺尷尬的。”羅正明說。
在羅正明為自己的車有個“證”奔波的同時,烏市幸福花園的小劉這兩天也在為自己的愛車奔波。兩年前小劉為了給自己新買的愛車油改氣,將車落戶到了昌吉的岳父家。因為掛的是昌吉牌照,為此,每年審車他都要去昌吉。而且平時出門辦事時被朋友們追問“為何掛著昌吉牌照”也讓他感到尷尬。“現在烏魯木齊‘油改氣’解禁了,我的車終于可以‘回家’了。”正在為自己的愛車辦理“油改氣”手續的小劉說。
解禁三個月,燃氣車新增2.5萬輛
8月5日,烏魯木齊鯉魚山路中油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油改氣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忙著對一輛比亞迪汽車進行油改氣改裝。大門外,還停著一輛等著改裝的現代轎車。
正在進行改裝的師傅告訴記者,“油改氣”解禁后,他就幾乎沒休息過,“每天都是連軸轉,現在已經好多了,但是前來咨詢和預約的人沒有以前那么多了。”
回憶起一個月前油改氣的井噴狀態,中油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平用“瘋狂”來形容。張平告訴記者,油改氣剛解禁那會,工廠的工人幾乎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車主想要改車,起碼要等到3天以后,如果單位大批量進行油改氣,那得提前10天預約。
雖然對于5月至今首府新增“油改氣”車輛數量,目前還沒有統計數據,但是從多家油改氣改裝廠提供的數據來看,這個數字應該不小。
張平告訴記者,今年5月“油改氣”剛解禁時,烏魯木齊只有中油科技、新捷燃氣等12家單位有資格對車輛進行油改氣。那時來油改氣的車很多,幾乎每個廠家都爆滿,烏魯木齊大大小小的改裝廠幾乎平均每天每個廠都能改裝10輛車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數據統計,那么烏魯木齊每天就會新增120輛燃氣車,一個月新增3600輛燃氣車,加上烏市每月新增的4000輛新車中,燃氣車輛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張平估算,僅解禁后一個月的時間,新增燃氣車不少于5000輛。
張平的估算并不是憑空想象,采訪中,多家加氣站的負責人均表示,自從今年6月開始,加氣站就出現排長隊的現象,而在此之前,前來排隊加氣的大多是出租車。但是解禁后,社會車輛迅速增多。根據烏魯木齊市燃氣管理辦公室的抽樣調查顯示,排隊加氣的社會車輛已占到50%以上。
目前,烏魯木齊加氣車輛已接近5.5萬輛。而在5月之前,全市天然氣車輛僅有3萬輛,其中社會車輛1萬輛左右。在增加的燃氣車輛中,出租車和公交車的數量基本沒有變化。換而言之,在解禁后的兩個多月里,社會燃氣車輛增加了2.5萬輛。
億元蛋糕下的利益博弈
8月5日,位于西北路的烏魯木齊和盛合環保節能器材有限公司的改裝車間內,又有多輛私家車前來改裝。自今年5月“油改氣”解禁開始,和盛合環保節能器材有限公司就開始申請改裝資格,并在6月取得改裝資格。此后,幾乎每天都有四五輛車前來該廠進行“油改氣”。
其實,為油改氣歡呼叫好的不僅是那些想降低車耗的車主們,眾多的改裝廠也摩拳擦掌,準備分食燃氣改裝這塊大蛋糕。如果按照每輛車4000多元的改裝費用,那么僅今年5、6、7三個月,2.5萬輛的新增燃氣車輛就為改裝市場帶來了1億元的“市場蛋糕”。
而根據烏魯木齊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提供的數據,到今年6月底,烏魯木齊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0.2萬輛,并且仍以每日200輛的速度增加。這個巨大的市場,對汽車改裝公司來說,無疑充滿誘惑。正因如此,烏魯木齊有資質的汽車改裝公司,也從解禁之初的12家,增至目前的20多家。
據了解,在今年5月“油改氣”解禁之前,烏魯木齊就有不少改裝廠或汽車修理廠私下進行“油改氣”。在解禁之初,烏魯木齊只有12家油改氣廠家有改裝許可證,但隨著“油改氣”車輛的猛增,眾多的汽車服務公司和汽車修理廠瞄準了這塊大蛋糕,紛紛向管理部門提出了申請。
據烏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郭新剛說,自從解禁后,該局幾乎每周都會收到油改氣資質的審評申請。截至8月6日,烏魯木齊有資質的油改氣企業已達到20多家。此外,還有眾多的企業遞交了申請報告,等待審批資質。
已從事多年油改氣的張平一直在關注首府油改氣市場。張平告訴記者,他每周都會對烏魯木齊油改氣市場進行一次調查。他發現幾乎每周都會新增一個新的油改氣廠家,而且烏魯木齊油改氣市場已出現了打價格戰、低價競爭的勢頭。
由于目前油改氣的技術門檻比較低,只要愿意,花點錢買個設備,找幾個師傅就能開廠子;加之重慶等內地省市的“油改氣”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因此目前申請油改氣的廠家中不少是內地的汽車改裝廠。這些內地汽車改裝廠在得知烏魯木齊油改氣解禁后大舉遷移至烏魯木齊,想在烏魯木齊“油改氣”過億遠的市場大蛋糕中分一杯羹。
在這種形勢下,有業內人士估算,到今年年底,烏魯木齊油改氣廠家將增至40家左右。
油改氣何時才能走出尷尬?
8月8日凌晨1時許,羅正明開車去南梁坡加氣站加氣,其實自從“油改氣”后,羅正明就保持著這個習慣,因為在其他的時間段,排隊的車輛太多。但到了加氣站后他才發現,雖然已是凌晨,在排隊加氣的車輛仍然不少。
對一個普通烏魯木齊市民來說,油改氣解禁政策,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項政策不僅為很多有車一族省了大筆的油錢,同時也為節能減排貢獻了一份力量。但喜悅之后,我們不禁要問,面對井噴式的油改氣車輛,社會各方準備好了嗎?
如果按烏魯木齊現有40家油改氣改裝廠來計算,以每輛改裝廠日改5輛車,那么每日烏魯木齊將增加200輛燃氣車,月增將達到6000輛。到了年底,烏魯木齊燃氣車保有量將會再增加3萬輛,加上之前的5.5萬輛,近9萬輛的燃氣車比5月油改氣解禁前增長了三倍。而年底,又正處天然氣的冬季用氣高峰,氣荒將不可避免。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