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吉利控股在倫敦宣布,完成對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吉利控股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支付了13億美元現金并開出了2億美元票據,為收購的完滿結束畫上句號。然而,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仍不是高枕無憂。
“收購成功只是開始,后期企業運營仍然需要解決消化吸收和國產化的問題。”一位接近李書福的人士稱,目前吉利與沃爾沃的收購已經結束,今后所有的焦點都將集中在吉利將如何走出品牌營銷新路。
按照規劃,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后,將在國內的建立30萬輛產能的基地,并在2011年是實現沃爾沃轎車扭虧為盈。據此前披露的信息,除了上海嘉定將建吉利沃爾沃總部板上釘釘外,其他選址都還是個謎。
顯然,在國內建廠是消化吸收的第一步。盡管吉利新聞發言人袁小林一再強調,關于未來運營的事,目前公司管理架構已經明確,會通過具體機制把剩下的商業化進程完成,這還需要一個過程,但吉利已經將沃爾沃項目國產化落地放在首要位置。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沃爾沃在華銷量增長了108%,比去年翻了一番還要多,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沃爾沃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場。
不過,對于沃爾沃而言,目前依然處于尷尬的地位,在進口車統計數據中,無論是suv還是轎車,沃爾沃都在前15名中榜上無名。而在業內專家看來,吉利提出的未來沃爾沃在中國銷售30萬輛目標,甚至已超出來了奧迪的銷量,這讓業內對李書福的沃爾沃復蘇計劃更加期待。
與此同時,吉利與沃爾沃的“品牌落差”,也讓業內普遍對未來運營計劃感到擔憂。在收購沃爾沃交易完成之后,李書福公開表示,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無論是商標還是其背后的東西全部都不一樣,這兩個品牌是不能弄在一起的。吉利和沃爾沃之間,不是父子關系,而是兄弟關系,可攜手合作,共同提高。
然而,記者在市場上發現,目前沃爾沃的各類車型可謂“降聲一片”。最高優惠達到了9萬元。據了解,自吉利收購沃爾沃動作之初,經銷商就開始針對沃爾沃多款車型進行降價促銷,其間沃爾沃曾干涉制止了價格混亂的局面,但在吉利與沃爾沃交割前,這股降價促銷風又悄然打響。雖然,沃爾沃的經銷商一再表示,是為迎接新車上市,對相應的老款車型進行降價促銷,但吉利收購沃爾沃對品牌影響依然是潛在的因素之一。
業內人士無不擔心,沃爾沃大范圍的促銷一方面是為清庫存、迎“新生”做準備,另一方面對其品牌的維護將帶來損害。“沃爾沃近幾年來在中國市場一直尋求改變,品牌形象也開始像下轉移,長安與福特之間都沒有解決精準定位的問題,吉利收購沃爾沃后,如何引進新車型和國產化的品牌建設,都將考驗李書福的智慧。”上述人士稱。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交易最終成交價格僅為15億美元,少于雙方在3月底18億美元的約定價格。而據福特汽車2010年上半年財報,沃爾沃轎車在今年第二季度獲得了5300萬美元的稅前營業利潤。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吉利在制定合適的經營策略前提下,需要迅速提升在歐洲和北美的銷量,新廠建設以及在國內搭建全新的營銷網絡等都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收購節省下的資金也為后期沃爾沃的運營“輸血”提供了保障,但如何進行合理的商業化運作,期待在未來的發展中李書福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