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7月汽車庫存周期逐月增長勢頭延續,由6月份的55天增加到58天。其中乘用車庫存周期由57天增加到60天,商用車庫存周期由49天增加到50天。
“60天庫存周期是國際庫存水平的上線,上半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庫存周期最多為79天。這一數據提醒所有的汽車生產商,要注意減少庫存、限制產能、降低流動資金的占用。”中汽研主任趙航表示。
中汽研數據顯示,7月份轎車庫存增量為7.67萬輛,其中自主品牌、日系、歐系、美系和韓系轎車庫存增量占比分別為7.70%、32.84%、45.82%、12.01%和1.64%。2010年上半年轎車庫存增量為50.59萬輛,各系車型的庫存增量占比依次為40.67%、24.07%、12.38%、14.05%和8.83%。
對比7月份和上半年各系車型的庫存增量占比情況,可以看出,7月份自主品牌轎車庫存增量占比大幅下降32.97個百分點,而歐系轎車庫存增量占比大幅增加33.43個百分點。
趙航認為,以德國汽車企業為代表的歐系車的產能擴張是導致其庫存增大的重要原因,而國內自主品牌庫存量的下降與政策利好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發改委和工信部于6月28日發布第一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實施一個月以來政策效果顯著。根據中汽研究的統計數據,在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3.44%的背景下,第一批節能目錄中涉及16家生產企業的71款節能汽車產品7月份銷量為57353輛,較6月份增長11.75%。
同時,這一政策也促使部分未獲補貼車型的旺銷,使得7月份1.6L及以下轎車銷量占比有所上升。7月1.6L及以下排量轎車銷售39.73萬輛,占轎車銷量的67.91%。1.6L及以下排量轎車市場占比較2009年1月份的62.11%上升了5.80個百分點,增幅十分明顯,從而使得轎車產品結構更加合理。
另外,在乘用車環比下降的情況下,suv依然產銷兩旺,市場需求依然強勁,成為乘用車市場中產銷環比增幅最大的車型,產銷量環比分別增長7.85%和5.41%,同比分別增長74.76%和65.58%。其中2.0L排量車型銷量占比最大,占比為46%;其次是2.4L排量車型,銷量占比為20.76%。除此之外,1.8L、2.5L和2.7L排量車型也占有較大市場份額。
7月份,乘用車生產94.91萬輛,環比降低2.89%,同比增長12.82%;銷售82.23萬輛,環比降低3.44%,同比增長15.43%,銷量同比增幅較6月增加4.54個百分點。1-7月份,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971.03萬輛和824.14萬輛,同比累計分別增長39.42%和28.58%。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