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關乎車主行駛安全,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交通事故46%發生在高速公路上,而在高速公路上,70%的交通事故由爆胎引發,當時速超過160公里時爆胎,死亡率高達100%,因此,爆胎無疑成了汽車的“第一殺手”。
近日,紹興車主陳先生就給浙江在線浙江汽車網0571-85311026打來電話稱,自己的汽車輪胎左前輪右后輪莫名其妙接連鼓起兩個大包,擔心發生意外。
記者聯系了該汽車品牌的經銷商,工作人員表示輪胎起包很可能是外力造成的,將會把車胎運至供應商普利司通檢測,普利司通公司售后服務部人員向本網記者表示鑒定后會出具正式報告,如屬質量問題將給予理賠,車主陳先生則認為根據過往的經驗輪胎供應商的答復幾乎驚人一致:不屬質量問題。他表示廠商既當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難讓人信服。
普利司通輪胎
左前輪右后輪接連鼓包車主擔憂
2009年8月,陳先生從紹興某經銷商購買了一輛轎車,今年2月底,他發現左前輪鼓起個大包,這讓陳感到很奇怪,自己上班都在市區,而且大多數時間都是走的高速路,沒有出現過大的碰撞。
到經銷商檢修,工作人員告知說,先將舊輪胎拆下,聯系輪胎供應商普利司通進行檢測鑒定。“誰知道這個檢測一拖到了6月份才有消息,說是撞擊造成的。太不能令人信服了。”陳先生說。
后來,陳考慮輪胎至多800元一只便沒有多追究,但是前幾天車子的右后輪又出現了起包,這讓陳先生開始擔憂了“我的車子從未出現過碰撞事故,我就好奇,右輪胎怎么會突然冒出一個大包?哪天在高速上突然爆胎就慘了!”
陳告訴記者,消費者找經銷商理論,車商出具的輪胎檢驗報告經常都是輪胎廠家自己工程師給的檢驗結果,“他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沒有一個中間機構進行公正的裁決,怎么讓人信服?”
供應商表示對報告不信任可請第三方鑒定
記者聯系了該經銷商,該公司服務部程經理表示,經過他們的初步檢查,輪胎起包很可能是外力造成的,左前輪已送到廠商普利司通進行過鑒定,報告顯示是外力造成的,程經理表示因為時間間隔過久報告弄丟了。
此外,程經理希望車主將兩個輪胎都拆卸下來,寄至生產廠商普利司通再次進行鑒定,。
記者又聯系了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維修服務部張秀峰經理表示,車主的輪胎將被送至浙江的服務中心鑒定,廠方將會向車主出示一份正式的鑒定報告,如果確實是輪胎質量造成的鼓包問題,將給予車主理賠。張經理同時表示“如果車主對廠方的報告不信任,那只能請他自己去找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鑒定。”
專家支招:先檢驗再維權
國家輪胎及橡膠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何寧,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輪胎的鼓包現象很少會是消費者的使用所造成,因為根據輪胎制造工藝,除非經過強烈的碰撞,一般輪胎上產生鼓包是由于在輪胎中有一定的氣孔所產生,根據他的鑒定經驗,大部分的鼓包現象都是由于輪胎質量問題所引發的。
中奧汽車維修的龔孟輝技師向車主支招說,如果遇到輪胎質量問題的投訴,業內的做法一般是先由經銷商給出個人意見,如有需要,再交由廠家檢測。如果消費者對廠家給出的檢測結果有疑問,可自行委托第三方鑒定機構。“通常消費者委托的第三方鑒定機構都是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如果鑒定結果證實是質量問題,廠家會承擔鑒定費用,并賠償消費者的損失。”
此外,龔技師還表示如果輪胎鼓包了,可以先拆開輪胎,進行簡單檢查,看內側橡膠是否開裂。如果內側橡膠開裂,就說明有過外力撞擊;如果橡膠沒有開裂,但稍用力按壓時感到有凹陷,那就是中間有空氣,屬于質量問題。
延伸閱讀:
什么是汽車鼓包?一般意義上說,輪胎的鼓包和胎裂現象的發生,絕大部分是由于使用中出現強烈沖擊,導致輪胎在沖擊物和輪輞凸緣之間產生嚴重的擠壓變形,造成胎側簾紗被剪切而斷裂。這時,輪胎內部的空氣就會從斷紗處頂起,形成鼓包甚至胎裂;有時候也會因為材料間分離或受到污染等原因造成。一般的鼓包和胎裂的位置,都發生在輪胎在胎側部位。更重要的是,輪胎異常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如果輪胎鼓包,在高速駕駛中很可能造成突然的爆胎,致使車輛失控釀成車禍。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