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紅燈時,不少人習慣將車子停在非機動車停車線以外
闖紅燈的行人們
一直以來,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讓協管員無奈,讓交警頭疼,讓交通擁堵,讓城市失色。它占整個交通違法的70%以上。
“紅燈停、綠燈行”,兒時嘴邊的這句話,如今街頭上,為何很多大人都難做到?
記者曾小范圍地做過一次調查,不少白領承認,有時騎車或步行逛街時交通違法,多是在不經意中發生的。
前天晚上,鄭州市民小鄭牽著不到3歲的女兒的小手,從紫荊山立交橋底下穿過時,突然被女兒拽住。
“媽媽,不是紅燈嗎?”
小鄭一愣。盡管前面是紅燈,但兩邊均沒有車輛通過,走過去也不會妨礙別人。
“當時我好慚愧呀!女兒仰起臉,很不解地看著我。”小鄭說,那一刻,她心里很是震撼,女兒還沒上幼兒園,只是聽她教“紅燈停、綠燈行”,就會自動遵守……
“這兩天,一過馬路,我就想起了女兒的那句話,再也不闖紅燈了。”小鄭說。
小鄭的同事小曹也認為,很多人交通違法,并非素質低,而是意識不到。“沒買車時,路口雖然是紅燈,但只要沒車我就直接過去了。后來買了車,經常遭遇行人闖紅燈而不得不減速慢行的情況,我才知道,這種輕微違法,也有隱患,也會導致交通擁堵。”
小曹還說,她的一個朋友上個月帶女兒去了趟香港,回來后女兒一天都不理媽媽。原因是:媽媽在香港闖紅燈了。女兒氣嘟嘟地說,媽媽天天教育她,自己卻不以身作則,還那么遠跑到香港丟人。
8月21日,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始從嚴整治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違法,查處行人翻越護欄一次,罰款50元。
但如何做到警鐘長鳴,從“根”上下工夫,讓“紅燈停、綠燈行”扎扎實實地滲透到市民腦海中?
即日起,本報和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特別準備了小禮品,聯合向讀者征集整治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的“金點子”,請您講述整治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的“高招”或身邊“紅燈停、綠燈行”的感人小故事,見報或采納即送小禮品。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