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壞了之后,送到這家修理公司,發現的問題是發動機漏油。當時報出的修理費用是4680元。他算了一下,車子修好還能再跑兩年,就決定修理。”昨日,陳先生對記者說。
“車壞了之后,送到這家修理公司,發現的問題是發動機漏油。當時報出的修理費用是4680元。他算了一下,車子修好還能再跑兩年,就決定修理。 ”昨日,陳先生對記者說。
過了兩天,修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陳先生車子的后鋼板彈簧和發電機也需要修理,就此征求他的意見。“他們說這兩項需要修理,肯定給我個最低的價格,但是具體多少錢沒說。我想了一想,覺得修了一半了,還是應該徹底修好,就決定修。 ”
8月8日,修理公司通知陳先生,車已經修好,可以過來提車,并開出了總價為9011元的修理結算單。陳先生說自己咨詢過幾家二手車市場,自己的車也就值一萬來塊錢,修車就花了九千多,還不如不修了。
雖然陳先生不滿,但汽修公司覺得自己做得也沒錯。每一步驟都征求過車主的意見,報過價格。只有一項價值400余元的材料費沒有提前通知車主,但是愿意將這筆費用免除。
提醒
問清價格防誤導消費
遼寧華辰律師事務所趙宇東律師說,雙方沒有簽訂正規的服務合同,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修理廠是否征求陳先生的意見,因此目前事情無法定性,不好予以評論。
但是趙律師建議消費者在修理汽車時應仔細看好修理公司的報價表,明確服務的項目與價格,與修理方簽訂正規的服務合同,以免出現被誤導消費的情況。
一位車友建議,修車時,一定要每一步都問清價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