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用丹東市常務副市長的話說,丹東市政協開了一個很有水平的常委會。會議研" />
昨天,用丹東市常務副市長的話說,丹東市政協開了一個很有水平的常委會。會議研究的議題是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問題,但有幾位常委不由自主地談到了汽車新能源問題,都認為丹東應該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并將此作為支柱產業,培養產業基地;呼吁政府主導,政府扶持,政策優惠;融資的方法是向上爭取資金,爭取國家支持,爭取貸款、社會閑散資金、風險投資和機構戰略投資者支持,爭取做大做強。
依據是丹東有兩個電動車項目:黃海汽車的混合動力車項目和東港超能汽車有限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據丹東市政府介紹,“曙光汽車集團與中國航天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合作開研發的12米混聯式的混合動力低入口公交車進展順利,現已生產二批次71臺,并成功投放市場。”“丹東思凱公司2007年開始高薪聘請高端人才,組建高能比碳電池實驗室和動力電池中試車間,已研制出世界先進水平的高能比納米活性碳材料和用這種材料制成的碳電池,電動自行車用動力型超級電容樣品容值達到3500F,每公斤50瓦小時;中試生產車間預計今年底建成,明年上半年投產,年產動力型超級電容10萬套,銷售收入可達5億元以上。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研制也在緊張進行中。”
由此想到了幾個問題。
一、電動車企業哪些是真正值得扶持的
國家新能源戰略實施至今,已有18省市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并將其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風機裝備及零部件、光伏電池等發展失衡,已經過剩;電動車產能開始全面鋪開,遍地開花,處處電動車,處處要資金,處處靠貸款,處處要扶持,已經形成了全國大躍進的態勢。
如此自由發展,必然出現產能失控,重復建設、造成浪費。處處貸款,處處扶持,使真正需要扶持的企業反而得不到扶持。
丹東市發展電動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的象丹東這樣的城市都來發展電動車。即使上述18個省市都來把電動車行業當作生產基地建設,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那也不得了。四處開花,無處落果,勞民傷財,浪費嚴重。
國家應該搞一次行業調查,全面了解一下全國哪些企業在搞電動車,它們是什么資歷、什么基礎、什么水準、什么資產狀況和資金結構,有什么樣的技術支撐,在電動車生產研發標準出臺之前,就加以掌控,提前限制電動車行業的自由發展、無序競爭的局面。
二、電動車技術中哪個方向是最有可能突破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