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軸距的風潮已經在國內的車市勁吹了很長一陣子了,從征戰在A級家轎市場的各路車型紛紛相仿向2.6米的長軸距進軍,再到2011款寶馬5系長軸距最近榮耀上市,無不呈現著愈演愈烈的趨勢。當長軸距帶給消費者大空間的舒適享受的同時,是否也有操控性能的下降?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看,萬物皆是相對的矛盾統一體。今天,小編選取了市場上幾款經濟性家轎對比一下,跟大家一起探討軸距長短對空間和操控的影響。
空間加大、舒適型增加
先來普及一下軸距的概念,軸距就是汽車前軸中心到后軸中心的距離。軸距的增加,往往會伴隨著輪距的增加。例如以上幾款車里面新賽歐的軸距最小,只有2465mm,前后輪距分別是1462和1457mm,而軸距最長的是騰翼C30,高達2610mm,它的前后輪距分別是1471和1457mm。這就意味著騰翼C30相較新賽歐變得“既長又胖”,空間的變大就顯而易見了。此外,駿捷FSV的軸距盡管低于騰翼C30,但是也有2580mm,同時前后軸距超越了騰翼C30,分別達到1533和1502mm,因此空間僅次于騰翼C30。
車型 |
騰翼C30 |
雅紳特 |
駿捷FSV |
新賽歐 |
指導售價 |
5.89起 |
7.18起 |
6.98起 |
5.68起 |
車長(mm) |
4452 |
4310 |
4510 |
4249 |
車寬(mm) |
1705 |
1695 |
1758 |
1690 |
車高(mm) |
1480 |
1480 |
1460 |
1505 |
軸距(mm) |
2610 |
2500 |
2580 |
2465 |
舒適性的增加隨著空間的加大就更加順理成章了。首先,車輛設計時對空間的追求,保證司機與乘坐者的腿部可以隨意伸展,就意味著舒適度的提升。其次,當車輛遭遇顛簸的道路,越長越寬的車平穩性更好,內部的變化也越小,因此更加舒適。
重量增加,操控性下降
汽車之于男人如同珠寶之于女人一樣,軸距之于汽車如同金錢之于人生一般,重要和常見。因此,軸距的增加有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有益的影響,同時也有不明顯的、需要長期感受才體驗出來、不利的差別。
車型 |
騰翼C30 |
雅紳特 |
駿捷FSV |
新賽歐 |
軸距 |
2610mm |
2500mm |
2580mm |
2465mm |
質量 |
1125 Kg |
1130Kg |
1240 Kg |
1020 Kg |
軸距與汽車的性能息息相關,決定了重心的位置。因此軸距一旦改變,車身尺寸必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汽車的質量。看看我們選擇的這4款小車,隨著軸距的遞增,新賽歐、雅紳特、駿捷FSV的質量也呈遞增趨勢。只有騰翼C30出現了異常情況,軸距位列四者之首,質量卻只有1125 Kg,據說是因為車型采用了輕量化設計。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汽車的整備質量在很大方面影響著燃油性與經濟性,因此軸距的增加也意味著影響著汽車經濟性的提高。
同時軸距的改變也會引起前、后橋軸荷分配的變化,從而必須要考慮這些因素對汽車制動性、操縱性及平順性的影響。如果軸距過短,則車廂長度就會不足,后懸 (車輛最后輪軸線與汽車最后端的距離) 也會過長,就會造成行駛時縱向擺動大及制動、加速或上坡時質量轉移大,其操縱性和穩定性就會變壞。如果軸距過長,就會使得車身長度增加,從而后部倒車盲區也會偏大,如果不增加倒車雷達,倒車對新手而言是個嚴峻的考驗。創新總是在總結失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今年剛剛上市的騰翼C30注意到了同級別車型這個盲點,力圖通過短車身長軸距設計,克服操控性下降的弊端。在這點上,騰翼C30在同級別車中略勝一籌。
追風是一種習慣,但是在追風的同時不能總是墨守陳規,有創新才會有進步。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