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了解到,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日前聯合發文,向汽車經銷行業潛規則開刀。
[導讀]記者了解到,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日前聯合發文,向汽車經銷行業潛規則開刀。
陳先生今年1月在成都一家4S店購買車時,考慮到以后賠付方便就在銷售人員指定的駐店保險銷售人員處買了保險。他的車今年6月發生了事故。當他將車子開回4S店維修時,維修人員說助理泵支架撞壞了,要換,保險人員稱可申請全賠。但到保險公司理賠時才發現,修車的相當部分費用都不在理賠范圍。陳先生說,他這樣的遭遇很多車主都遇到過。
業內人士擔心“雷聲大雨點小”
A.
嚴查4S店欺詐
針對最近一些地方汽車銷售、汽車配件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生產、銷售、使用假冒偽劣汽車配件、虛假宣傳等問題,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質檢總局日前聯合發文,強調進一步加強汽車銷售行為以及汽車配件質量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重點對需要辦理3C認證的機動車燈具(前照燈、轉向燈、前位燈、倒車燈等11類產品)、機動車回復發射器、后視鏡、內飾件、制動軟管等產品的無證出廠行為進行執法檢查。
B.
缺少細則執行會打折
中央三部門聯合發文似乎是前所未有的整頓力度,但業界似乎并沒有抱有太大期望。
“僅僅依靠一則通知,來整頓弊病連連的汽車經銷市場,這有些不現實。”成都科華集團高級工程師羅開俊表示,沒有任何實施細則的“通知”,有可能在執行過程中會打折扣。
“要靠一紙通知有多大的改善是不現實的。更何況,保險、汽車配件中存在的潛規則,只是汽車經銷行為中眾多潛規則的很小一部分。”一經銷商表示。
“矛頭只針對汽車經銷商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四川申蓉常瑞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服務經理劉征看來,“通知”中打擊汽車保險詐騙,絕對不能忽視另一個主角——保險公司。
C.
消費者有顧慮
車主杜先生不久前就是因為保險的事情和經銷商、保險公司大鬧一場。他當初買車就在經銷商處買了保險,價格便宜了幾百元,可定損理賠就麻煩了。杜先生說,他去外地辦事因路況差把車的地盤撞了。到修理廠后他通知保險公司來定損,可定損員告訴他,他買的保險必須要到現場定損才能獲得理賠。
杜先生表示,三部門發文整治汽車銷售潛規則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如何讓文件落到實處,讓消費者真正受益,還是需一個過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