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生是去年10月份買的車,昨天終于等到車險續保的日子,他迫不及待地打通了平安電話車險的電話。很多市民與鄭先生一樣,在第二年續保時大多選擇了價格更加實惠的電話車險。記者從市內各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十月份通過電話車險續保的人數遠遠超過了往年。在眾多險企電話車險增長率保持100%以上的情況下,專家估計,在重慶市場電話車險分流了超過兩成的車險續保業務。
車行續保業務下滑
"以前每年的這個時候車行一天可以續保100多輛車,今年每天不到50輛"一位4S店的銷售人員對最近的車險續保業務感到很無奈。
"在4S店辦理保險就是圖個方便,以后出了事好解決,現在這個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了!"開了十多年車的江先生對此深有感觸。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的電話車險公司,理賠服務已經形成系統化。比如市場占有率最大的平安電話車險,在全國各地和很多修車行、4S店都建立了"直賠"合作,這些修車行和4S店會像對待自己的客戶一樣,為電話車險客戶提供"一條龍維修理賠"服務。加上,很多保險公司推行的"代辦理賠服務",從定損到維修、理賠全包了。這樣一來,車行"代理賠"這張服務王牌也隨之失去。
而一位業內高管透露,其實電話車險的市場占有率可以更高。只因保險公司還需要與4S店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所以目前電話車險只針對續保業務,新車保險依然交給車行代理。
中小險企蠢蠢欲動
"我們公司還沒有開設電話車險,今年差不多有近兩成的續保客戶轉投其他保險公司。"市內一家中小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這樣介紹。
為了捍衛自己的陣地,許多中小保險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電話車險。記者了解到,重慶市場除人保、平安、太平洋外,安邦、陽光、天平、大地也開始加大電話車險的推廣力度。
重慶工商大學的樊國昌教授認為,電話車險在早期因為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涉足,所以價格優勢明顯,當市場出現大量同質化產品后,服務顯得更為重要,而有些公司的后援力量還不足以與國內一些大型保險公司抗衡,在產品推廣上也顯得較為謹慎。
另外,他分析,重慶市民對于該產品的接受程度還遠不及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一些公司認為對自身的續保業務還不足以形成威脅,這也是很多公司到目前仍未推電話車險的原因。
透明、實惠是主要原因
是什么原因讓傳統渠道的客戶轉投"新東家"?保險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話投保的優勢在于:咨詢時透明、精細;成交時價格便宜;理賠時服務貼心。
一些剛剛購車的市民在第一次選擇保險時,往往都不會精打細算,只圖保個所謂的"全險"草草了事。人保財險的相關負責人舉例說,對于新車,購買"自燃險"就顯得沒有必要,對于那些有固定車庫停放的市民,購買"盜搶險"就是畫蛇添足。
他同時介紹,以上這些情況,如果通過電銷渠道,我們推薦險種的原則是量身定做,上不上全險是依照車主的自身情況而定,絕不會"忽悠"消費者。
另外,價格下浮15%的先天優勢,逐步完善"一站式"理賠也是電銷能夠克敵制勝的重要手段。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