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日前聯合下發一份《“打擊保險詐騙犯罪情報交流會商機制”2010年第三季度例會紀要》的通知。在這份通知中,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列舉了近期出現的車險騙保騙賠七大翻新手法。
這些新手法包括:造假人員由以往的修理廠人員轉變為修理廠人員與被保險人聯合造假;假賠案的金額由大金額轉向小金額,一方面降低造假難度,另一方面利用了對小金額案件審核力度不強,即使查獲,法律責任也不嚴重的特點;假賠案的造假事故區域由市區向郊區轉移,規避目前上海各主要道路攝像頭的實時監控;出現假賠案發生地點由修理廠向理賠中心轉移的傾向;利用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有關辦法中兩車物損事故可不報警的便利,偽造“協議書”的內容,編造兩車事故進行登記,或責任互換造假;利用小型客車造假轉向利用大型貨車造假;造假由以往的車輛損失造假轉向人傷鑒定造假案件。
雖然車險詐騙案件的作案手段及方式多種多樣,但有關部門認為,絕大部分詐騙行為能夠得逞均是因為保險公司內控不嚴、修配廠監管真空、無法查勘第一現場這幾大原因造成的。而直接和車輛修理發生關系的修配廠在車險詐騙案件中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有的修配廠像小作坊,修理能力和水平相當差,卻擁有大量客戶,主要原因是專門雇用一批與保險公司定損、理賠等關鍵崗位熟識的人員,在客戶車輛非正常出險后能與保險公司“疏通”,使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故,甚至是虛假事故得到理賠。
據悉,在一些車險騙賠案件較為集中的省市,車險簡單賠付率往往超過70%。上海保險同業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滬上車險簡單賠付率50.24%,較去年同期下降14.3個百分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