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北京交通治堵新政——《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宣布正式實施,具體規定如下:2011年,北京小客車總量額度指標為平均每月2萬個,牌照通過搖號無償分配,其中個人占88%;一名駕駛員限購一輛車,外地進京車輛在工作日7—9時、17—20時禁止在五環以內行駛;五環內停車收費計時單位由半小時改為15分鐘……限牌、限購、限行“三限齊下”,北京此舉,昭示“被限車時代”已經來臨。
渝廣滬都在考慮收擁堵費
在此之前,當剛剛開始傳出北京即將限車的消息時,國內多個城市就率先響應起“限車令”。
12月9日,重慶市經信委官方網站公布了《重慶市循環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該《條例》提出,條件具備時,可對進出交通擁擠的中心城區的轎車收取交通擁堵費。這是重慶首次提出征收交通擁堵費。截至目前,《條例》正在收集相關單位和市民的意見和建議,之后報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討論,經重慶市人大審議后實施。
11月份,廣州市城建委表示,擁堵收費作為交通需求限制性管理舉措之一,在《廣州市交通需求管理研究》中將會進行必要的研究、論證。
11月1日,上海市政協公布的《上海發展低碳經濟的實施路徑和對策建議》中提出,上海應積極探索在特定區域征收擁堵費,分類平衡中心城區停車費,試點推進部分重點區域車輛限行,從而引導有車族向非中心城區集聚。全國一線城市“被限車”時代已經來臨。
雙刃劍 或將影響汽車業發展
今年前11月,北京市共實現新車銷售75.1萬輛,同比增長達21%。預計全年新車銷量將達到85萬輛,實現同比增長13.33%。按照北京市的限購政策,2011年北京市的新車銷量最高也只有24萬輛,要比2010年下滑71.76%。一個北京市的限購政策,就將引來當地車市明年超過70%的下滑,那其他城市的相類似政策,又會對汽車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
就在北京“限車令”發布的當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其官方網站上也對此發表了意見:“北京限制購買的措施,必然會對今后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由于北京市的‘示范’作用,限購勢必擴展到其他城市,將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產生全局性的負面影響。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和影響力舉足輕重,北京市限購措施的實施,將有可能進而對國民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我協會對此表示極大的憂慮。”看來,作為國內汽車企業的一個半官方性質的管理組織,中汽協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機遇 二三線城市成主戰場
北京市一紙限車令,是否致使2010年成為中國車市高增長的休止符?對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認為,北京限制購車,每年不過減少幾十萬輛汽車銷量。以中國今年1800萬輛、明年2000萬輛的市場規模,北京減少的幾十萬輛車,很容易在其他二三線市場補回來,對明年國內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同時,他還表示除了北京、上海,國內其他城市的擁堵還沒有嚴重到必須采取限購的地步,所以很可能是采取限行措施來緩解交通擁堵。由此可見,全國一線城市“被限車”時代的來臨,其實為二三線城市汽車發展創造了機遇,車企必然會把主戰場轉向這些市場。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