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駕駛能否科學界定?如果一律以犯罪論處是否需要考慮情節?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的審議中,委員對此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醉駕即入罪,而國家公職人員在犯罪后一般都會面臨開除公職的處分,這樣對"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人大常委會熱議醉駕 公務員酒駕面臨開除
2010年12月23日來源:本站編輯
  醉酒駕駛能否科學界定?如果一律以犯罪論處是否需要考慮情節?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的審議中,委員對此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醉駕即入罪,而國家公職人員在犯罪后一般都會面臨開除公職的處分,這樣對公務員來說“后果很嚴重”。也有人認為,公職人員更應模范遵守法律。

觀點一醉駕入罪擴大打擊面

李連寧委員贊成醉駕入罪,但建議慎重考慮是否不分任何情節的只要醉駕即入罪,他分析,目前不管是駕車剛剛啟動就被制止住了也好,還是在道路上跑了很長時間,并造成交通擁堵,馬上就定罪拘役,同時處以罰金。在對醉酒駕車入罪的問題,他建議在情節把握上更細化,建議加上“情節嚴重”,以免擴大打擊面。

也有委員建議對醉駕入罪能否給予一定的過渡規定,目前醉駕即入罪,而國家公職人員在犯罪后一般都會面臨開除公職的處分,后果很嚴重。

比如國務院2007年通過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同時,國家公務員招考時,目前也規定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不得報名。

觀點二公務員應率先垂范

郎勝委員對此認為,醉酒駕駛的行為本身是可以避免的,而國家公職人員更應模范遵守法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周光權表示,此前法律委員會開會時,亦曾討論過該問題,他認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率先垂范,其行為才有公信力,對他們的道義要求高于一般人是沒有問題的。

觀點三“醉駕狀態很難判斷”

叢斌委員表示,醉酒的狀態到底怎樣界定是一個科學問題,從醫學角度來判定醉酒沒醉酒很難。

身為病理學和法醫學專家的叢斌說,每個人對酒精的耐受量不一樣,有些人超過200毫克照樣很清醒,也不是醉酒狀態,而有人達到20毫克就不省人事。

他提了完善該規定的兩個方式,一是單純規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過多少毫克,用定量的方式確定犯罪主體。二是將醉酒改為酒后,只要飲酒后駕車上路,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失的,就要承擔刑事責任。

TAGS:醉駕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