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說,沃爾沃應該玩得“大一點”,造好車、造豪車,去和奔馳、寶馬、奧迪競爭。他相信沃爾沃的品牌魅力,相信“吉利-沃爾沃”會具有超強的競爭力,在中國豪車市場殺出一片新天地。李書福很有自信,敢拼敢干是他的性格,吉利就是這樣拼出來的。
沃爾沃說,應該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所以沃爾沃方面主張順應當前車市發展的大趨勢,推更小型、更節能和環保的車型。沃爾沃謹慎,也可以說沒有李書福那樣的勇氣。因為,多年與奔馳、寶馬的競爭讓他們嘗夠了失敗的滋味,現在他們不想再失敗了,所以一定要穩。
李書福希望沃爾沃能更快地與吉利融合,借沃爾沃的“光”,徹底改變吉利品牌低質、低價的形象,沖擊更高端的市場,并在國際上打響品牌。
沃爾沃則強調“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要和吉利“在平等的基礎上有好的對話”。當然,沃爾沃要靠吉利打開中國的市場,這也讓他們面對競爭對手時更有底氣。但是,畢竟是世界級的大牌,其委身吉利的“委屈感”和固有的驕傲與倔強,仍不時流露出來。
眼下,“成親”100多天了,吉利和沃爾沃的博弈卻剛開始,且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行下去。
其實,無論吉利與沃爾沃博弈的結果如何,這段姻緣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這一點絕對是可以肯定的,且眼下從不少方面已經能看出來。
先說吉利,別管最后會是沃爾沃低頭,還是吉利妥協,吉利收購沃爾沃后自身品牌獲提升的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吉利”品牌的鍍金工程,從李書福高調宣布計劃收購沃爾沃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前后一年左右的時間,吉利收購沃爾沃都可以說是全球汽車業關注的焦點,不用花一毛錢,李書福占據了各國、各類媒體汽車新聞的重要位置。而市場上相關調查顯示,吉利品牌車型在消費者心中的品質認可度得到了大幅提高,帝豪已經是不少人眼中的自主品牌高端好車。
再看沃爾沃,雖然一方面不肯輕易向吉利低下高貴的頭,但另一方面也不時自信地向外界宣稱,有了吉利這家有實力的母公司的支持,其對在中國市場上未來的發展非常有信心,因為他們的優勢是其他競爭對手不具備的,是“惟一屬于中國的豪車品牌”。從“屬于”這個詞上我們不難看出,沃爾沃強調的是自己與中國的“血緣”關系,打出親情牌后,不怕中國消費者不買賬。
所以說,博弈的結果不重要,聯合的成果才是大家都想看到的。沃爾沃首席執行官斯特凡·雅各比稱,希望沃爾沃在10年內全球銷量可以翻番,達到80萬輛。其中,發展策略的一部分就是在中國市場的迅速擴張。
我們希望看到一個積極的沃爾沃,溫順還是有性格都不重要,因為,沃爾沃已被冠上了“吉利”這個姓,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屬于中國的豪車品牌已經誕生,中國消費者正翹首以待,等著一款款屬于我們的“吉利-沃爾沃”閃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