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00175.HK)正力圖架起臺灣相關產業在大陸發展的一座橋梁。昨日,吉利汽車公關總監楊學良向《第一財經日報》確認,吉利正和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富士康進行初步接觸,合作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 “所有接觸都是初步的,我們之前尚沒有達成任何框架協議甚至意向,也沒有就未來研發項目進行過探討。”楊學良強調。 新能源產業是我國鼓勵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十二五”規劃中重點推動的一項產業,而新能源汽車在其中又是重中之重,各類企業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每個舉動,都吸引外界廣泛關注。近期吉利汽車總裁楊健在接受臺灣媒體采訪時表示,吉利正與富士康接觸,探討合作開發新能源車。楊健稱,與富豪汽車合并計算,吉利集團去年的銷量達80萬輛,營業額逾1000億元人民幣,開始邁向全球五百強。吉利未來的目標是,2015年達200萬輛銷量和2000億元營業額,當中一半來自境外市場。 楊健表示,富士康在新能源汽車配件方面,尤其在“電機”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吉利愿意在這方面與富士康展開更為深入的合作。 不過,昨日楊學良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除了零部件方面的合作外,吉利汽車與富士康不會在整車生產方面達成任何合作協議,更不會讓富士康代工吉利汽車。不過,從國際范圍來看,存在大型零部件公司代工整車制造的先例,包括麥格納等大型集團,均與克萊斯勒、寶馬、奔馳有代工協議。 吉利集團旗下吉利汽車去年全年銷量41.5萬輛,同比增長27%,超額完成40萬輛銷量目標。今年目標則定為48萬輛,比去年增長16%,僅略高于中國汽車協會對整體車市15%的增長預測。 事實上,吉利汽車正在利用整車制造的拉動能力,為臺灣商人進入大陸市場打開方便之門。今年1月10日,寧波國際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由吉利集團與寧波杭州灣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合作開發建設,總占地面積為1000多畝,已有20多個項目確定進園,其中就包括汽車天窗生產企業——臺灣信昌。 而此次楊健訪問臺灣地區,特地拜訪了臺聯電。楊健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不能只靠生產汽車,而需異業合作。未來的汽車將結合互聯網,也是信息中心及智能處理工具,還將與衛星定位系統及云計算等結合。 |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