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方案已經出爐。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上汽計劃在現有的年產銷規模之上再翻一番,由目前的300萬輛" />
上汽“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方案已經出爐。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上汽計劃在現有的年產銷規模之上再翻一番,由目前的300萬輛提升到600萬輛,其中產銷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發汽車將突破總量40%。
上汽“十二五”發展總體思路強調,要突出內涵式增長要求,加快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在規模提升的同時,不斷優化結構,提高經營質量,進一步鞏固在中國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并積極推動國際經營實現新突破。
兩個“自主”概念
在上海汽車日前公布的產銷快報中, 2010年上汽整車產銷成功跨越300萬輛,繼續保持國內銷量最大的企業的地位,并躋身全球汽車行業前八位。
不過,“十一五”期間,上汽的銷量來源主要仍依靠合資企業,上汽旗下主要整車合資企業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和上汽通用五菱均達到年產銷百萬輛規模。其中,上海通用整車銷售103.9萬輛,同比增長42.8%,成為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上海大眾銷售100萬輛,同比增長37.5%,位居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亞軍;上汽通用五菱整車銷售超過123萬輛,同比增長15.9%,已連續4年蟬聯“微車冠軍”。
而在“十二五”期間,上汽則將更加注重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在“十二五”總體規劃中,上汽提出年產銷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發汽車突破總量40%。
在自主品牌建設上,上汽主要的乘用車自主品牌是榮威和MG,這兩個品牌誕生于“十一五”的第二年,問世四年來,榮威和MG在中高端品牌形象的奠定、系列新品的投放、網絡全方位布局等各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目前,榮威品牌知名度達94%,接近合資品牌標準;MG品牌知名度達87%,創造同期汽車品牌提升速度之最。同時,榮威入選2010年JD Power CSI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第四名。
銷量也位居中高端自主品牌之首,2010年,自主品牌實現銷售1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7%。榮威550、榮威350也分別進入到各自細分市場的主流,而MG的海外市場規劃也正在積極部署中,不過,與合資品牌動輒月銷上萬輛規模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為了進一步提升榮威和MG的銷量,在“十一五”期間,上汽已重新定義MG品牌,目的是使之與榮威形成差異化的競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按照計劃, MG6今年上半年將在英國恢復生產。
“十一五”期間,上汽也開始嘗試在合資企業中,推出完全由合資企業自主研發的車型,如上海大眾的朗逸、上汽通用五菱的寶駿等,而在“十二五”期間,上汽將繼續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出更多本土化研發的產品。
“十二五”期間,上汽集團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有率目標是20%,與目前傳統內燃機車的市場比例相同,繼續保持在業界的領先地位。
根據計劃,去年年底,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已實現批量投產,產品節油率可達20%,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上市,自主品牌純電動轎車將推向市場;2012年底上汽還將推出純電動小型車。
不過,顯然上汽并不僅僅滿足于新能源汽車的量產,上汽總裁陳虹表示,與國內其他車企相比,上汽著眼于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十二五”期間,上汽規劃新能源汽車要形成系統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具有獨立產品開發能力的國內零部件配套體系;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左右。
三大海外業務
上汽“十二五”將采取分步走的措施,其中2011年開局之年,上汽力爭整車銷量突破400萬輛。其中,要實現量的突破,新增的海外業務將成為上汽業務擴張的重要支撐點之一。在“十二五”規劃中,上汽計劃海外業務規模在國內汽車大集團中處于領先地位。上汽的海外業務主要分為三塊,前兩塊分別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出口,第三塊則是與通用攜手進行海外市場的突破。
乘用車方面,目前上汽英國經銷商已對MG6進行前期的推廣工作;而商用車板塊,雖然依維柯受制于外方無法進入海外市場,但躍進品牌正在貼依維柯的牌在全球市場銷售,此外,上汽在無錫基地已啟動了LDV商用車項目,這一項目也將為上汽商用車的出口帶來新的機會。
“印度汽車市場潛力非常大,2009年全年印度市場銷量大概是200萬輛,但是以后幾年的增長率很高,我們預期到2015年至少翻一番。印度現在的銷量相當于中國2000年的水平。在未來的發展速度上,印度方面認為他們是可以跟中國媲美的。”陳虹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在印度市場以及與通用攜手進入到的更多的海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將成為上汽海外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