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兼科教委主任、北京市商業管理干部學院退休教授強磊1月20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中國汽車報》:您如何看北京的治堵方案?
強磊:北京的治堵方案多是一些硬性措施。其實還有一些方法,不用花多少錢,不費多少事就能"治堵"。所以我對該方案的看法是,還能更好一些。
《中國汽車報》:那您認為怎樣做才能更好地達到治堵目的?
強磊:在公交建設方面,不僅要強調公交線路的總公里數,更應強調微循環和交通網絡。現在在北京,生活區內是保證1500米內有公交車站,這樣的標準無法滿足需求。另一個問題是地鐵口太少。哪里人多,地鐵就要修到哪兒并要開地鐵口,這是香港的成功經驗。
之所以覺得北京堵,還有一個原因是紅綠燈多。紅綠燈多的原因就是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少,因此要增加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的數量。過街天橋應造得漂亮些,而且要封閉起來,同時要安裝電梯,還可以在上面開商店。地下通道也是如此。
交通建設要從細微處著眼,形成高密度的交通網絡。人流多的地方要密布公交站、地鐵口、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要把大量的人引入地下,多層次發展交通。北京現在的交通建設還是粗放型的,沒有做到精細化。
此外,駕校應承擔一定責任,減少"馬路殺手",提倡文明行車。
《中國汽車報》:您提交的議案是否就是上述內容?
強磊:還要加上一點,就是增加自行車道。倫敦有南北自行車大道貫穿整個城市,這個大道機動車不許占,也成了倫敦的風景線。香港也有自行車大道,東西走向,沿途有充氣點、自行車旅館。自行車不僅環保,而且健身,應該提倡騎自行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