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購沃爾沃 | 萬年歷 | 便民查詢 | 天氣預報查詢 | 計算器 | 違章查詢
沃爾沃中國總部掛牌 成功邁開國產第一步
2011年1月26日來源:本站編輯

在收購沃爾沃(VOLVO)不到一年時間,便宣告成功贏利。

1月25日,上海嘉定工業園區, 沃爾沃全球CEO雅各布 (Stefan Jacoby) 和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共同為沃爾沃集團中國區總部正式揭牌。儀式上,雅各布透露,沃爾沃2010年全年實現了贏利,結束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幾年艱苦歲月,為沃爾沃2011年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雅各布并沒有披露贏利的相關數據。

據吉利集團總裁楊健透露,2010年吉利汽車全年銷量達41.5萬輛,較上年增長27%,而沃爾沃的銷量37.4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沃爾沃共銷售3萬輛,同比增36.2%。

楊稱,吉利汽車與沃爾沃2010年合并營收則逾1000億元人民幣。他并預估,至2015年時,合并沃爾沃的銷量將達200萬輛,合并營收目標20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較去年分別成長1.5倍及1倍。

推進機構變革

而有分析認為,這只是因為力爭在2011年前實現沃爾沃轎車公司扭虧為盈的目標是李書福在收購之初的承諾。

“吉利要整合好沃爾沃,最重要的是沃爾沃需要在兩年之內實現贏利,”此前,上海大學外國語大學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莊恩平接受采訪時認為,贏利是吉利能否在收購以后整合成功的關鍵。

在沃爾沃被吉利并購后不久,吉利就提出一個計劃,在5年內讓沃爾沃實現年銷量100萬輛。同時將在中國成立年產能力達30萬輛的新工廠,使沃爾沃汽車的全球年產量提高近一倍,并力爭在2011年前實現沃爾沃轎車公司扭虧為盈的目標。而按照沈暉制訂的一份《沃爾沃汽車中國成長計劃》,到2015年將中國銷售2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0%。

在這份計劃中,中國產銷量將達全球的三分之一,不過,對于沃爾沃中國區來說,任務依然艱巨。相比,沃爾沃中國市場2010年3萬輛的銷售,去年奧迪在華銷售22.558萬輛,同比增長43.5%,奔馳在華銷售14.767萬輛,增長115%,而寶馬銷售16.90萬輛,增長87%。

李書福必須迅速做大量,但這對于目前沃爾沃的銷售體系勢必開掘巨大挑戰。

為了保持品牌的高端,沃爾沃此前在中國的做法一直都是先做服務再做銷量,網絡發展也一直不緊不慢。沃爾沃此前在中國甚至沒有獨立的銷售體系,都是與福特的捷豹、陸虎在一個網絡中銷售。

25日,中國總部的成立,意味著沃爾沃在中國業務由此前的單純銷售,轉而成為一個集產品開發、制造、質量控制、采購、銷售與客服,到投資者關系、財務、法律、人力資源、公共事務等各個領域為一體的綜合型公司。

“中國總部是全功能的總部,與瑞典的總部有直接匯報的關系,” 雅各布說,無論是銷售制造還是研發,都是總部下屬的分支機構,總部有權利來做出最后的判斷。

“這正是因為中國業務的擴張所致,” 瑞典政府投資促進署駐華首席代表陳永嵐分析,事實上,沃爾沃中國總部的設立,也正是彰顯了中國市場對沃爾沃的重要和李書福對中國市場的期望。

三大基地進入審批

而隨著沃爾沃的贏利,吉利至少向沃爾沃的高層和工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李書面福運作沃爾沃將變得更順暢。事實上,吉利的三個基地都已進入了審批程序。

在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過程中,大慶和上海嘉定兩地政府,都是吉利收購沃爾沃項目的出資方,對于兩地而言,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項目落戶當地。之前有消息說,沃爾沃國產將在大慶和上海分別建廠,此后,為了使沃爾沃盡早實現國產化,考慮到新工廠的建設需要周期,李書福又決定了將在成都的吉利工廠先行生產S60,記者了解到,在中國市場,很可能會出現三個基地的情形。

不過,生產基地太多,對于一個剛要國產的品牌,而產品序列又不是很多的品牌而言,存在著分散、管理成本高等風險。

雅各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的制造基地,還要等待中國政府部門和沃爾沃董事會的批準。”“現在只是一些手續方面的原因,”知情人士透露,吉利方面仍將繼續保持沉默,直到4月份上海車展期間再全部公開于眾。

而為了支撐中國多基地運作,與中國總部同時宣布成立的還有沃爾沃在中國的研發中心,雅各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這個研發中心第一步將主要針對中國市場,隨后還將針對全球市場開發。

事實上,吉利還有讓中國產的沃爾沃走向全世界的想法,此前, 雅克布曾表示:未來將在國內生產沃爾沃汽車出口美國,使之成為率先出口美國的國產汽車之一,以降低外匯風險。

對于李書福而言,他急于證明的是:中國市場擴大戰略并不影響沃爾沃全球的發展,反而對其全球的總量而言是加分的。

TAGS: 無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