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奔馳轎車以超過14萬臺銷量,同比增長115%的創紀錄業績,繼續成為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最快的豪華車品牌。在剛剛過去的奔馳125周年華誕慶典上,戴姆勒東北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 />
2010年,奔馳轎車以超過14萬臺銷量,同比增長115%的創紀錄業績,繼續成為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最快的豪華車品牌。在剛剛過去的奔馳125周年華誕慶典上,戴姆勒東北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華立新再次重申了“2015年奔馳在華年銷量達到30萬輛,使中國成為奔馳全球第一大銷售市場”的目標。
這意味著未來5年,奔馳將在產品、品牌、營銷網絡建設等各個環節全面發力。近日,華立新就奔馳未來在華發展規劃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21世紀》:您認為,從目前的成績來看,奔馳“品牌復位”的目標是否達到?
華立新:目前來看,我們已經完成了品牌復位第一階段的目標。現在,奔馳年輕車型的銷售在整體銷售中的比例已經接近40%,打破了S級一枝獨秀的局面。銷量高速增長、品牌日趨年輕化,意味著奔馳第一階段的“品牌復位”已經收官。
隨著第一階段的收官,借力125周年慶典和全球新口號“惟有最好”,奔馳在中國即將啟動新一輪品牌攻勢,進入到“品牌復位”的第二階段。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奔馳全球“品牌復位”的前沿陣地。這一輪全球范圍的品牌攻勢,也是中國市場的新一輪“品牌復位”。
《21世紀》:去年奔馳在中國內地的銷量增速達到115%,與寶馬的銷量差距僅有1萬余輛,您認為今年奔馳在華銷量有沒有可能超過寶馬?
華立新:對奔馳而言,質量是重中之重。奔馳能夠實現如此快速的增長,是我們在各個領域追求“惟有最好”的體現。在提高銷量的同時,我們在經銷商網絡、售后服務等方面都在不斷加大投入。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可持續性增長,讓客戶全面感受到奔馳的領袖風范與品牌內涵。
《21世紀》:奔馳的競爭對手在中國市場先后推出了更加本土化的企業發展策略,奔馳是如何看待競爭對手的這種戰略轉變?
華立新:目前,奔馳在華的進口與國產車型的比例是7∶3,到2015年這個比例將會是3∶7。不僅如此,我們早在2008年就在北京成立了先鋒設計中心,而且我們也是在中國唯一在新能源電動車領域有合作的外國企業,此外,我們還將在中國建立一個發動機廠、兩個研發中心,這都是競爭對手所沒有做到的。相信在2015年,奔馳會給大家一個驚喜。
《21世紀》:未來幾年,戴姆勒準備投入30億歐元發展中國市場,請問具體的規劃是什么?
華立新:首先,我們將投資2億歐元,在北京奔馳新建一個發動機廠,現在正在設計、組織施工階段,預計2013年開始投產。同時,我們將繼續擴大北京奔馳的產能,并計劃2015年在中國實現30萬輛的銷售目標,其中,將有20萬輛來自北京奔馳。此外,我們將在北京奔馳和福建戴姆勒各建立一個研發中心。
在產品層面,到2015年北京奔馳計劃再推出4款車型,加上現有的C、E級車型,將形成6款車型的產品陣容。其中,GLK計劃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推向市場,剩下3款車型將全部采用全新車型平臺。
為了配合逐漸擴大的產銷量,我們將進一步擴大經銷商網絡。目前,奔馳已經在中國大陸地區近80個城市,建立起166家采用全球統一標準的銷售與服務中心及展廳。從2011年開始,我們計劃以平均每年超過25家的速度拓展經銷商網絡。
《21世紀》:在北奔與福建戴姆勒分別建立研發中心,是不是意味著北汽收購福建戴姆勒中方股權計劃已經徹底停止?
華立新: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們在福建戴姆勒新建研發中心與北汽控股收購福建戴姆勒的中方股份是彼此獨立的兩件事。其次,不論是北汽控股還是福汽集團,我們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各項計劃正在穩步進行。
《21世紀》:受政策因素影響,有人預測今明兩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可能并不樂觀,您認為今年中國豪華車市場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華立新: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測,我們認為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需求會繼續增長。原因有如下幾點:在中國,目前豪華車市場占整個汽車市場份額的5%,而這一數字在德國是15%-16%,美國是20%,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豪華車市場仍有很大潛力;隨著中國家庭凈收入的不斷增長,他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可支配收入來購買豪華車;就目前來看,約2/3的豪華車購買者來自東部沿海地區,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中、西部內陸地區的居民對豪華車需求亦會隨著收入提高而逐步增加。
《21世紀》:除了市場細分之外,未來中國豪華車市場還將呈現哪些特點?奔馳又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華立新:首先,綠色環保將是豪華車市場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不久之后,smart電動車型將在全球大規模量產,我們與比亞迪積極研發的電動車亦將正式登場。 其次,中國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都談及交通事故,這意味著在豪華車的細分市場里,主被動安全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也將會成為一個趨勢。 《21世紀》: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戴姆勒有何計劃? 華立新:戴姆勒為實現未來零排放交通,啟動了多項技術研究,包括混合動力、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柴油車技術等等。通過進一步降低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打造真正的綠色豪華車。 奔馳特別提出了Blue Efficiency(藍色效能)環保戰略,通過優化內燃機、發展混合動力技術、零排放電池動力技術和燃料電池技術,最終實現零排放交通運輸的遠景目標。 目前戴姆勒每年在環保事業的投資金額已達20億歐元。不論未來主導市場的究竟是純電動車,還是混合動力或者是燃料電池車,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地在多領域進行研發,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前行。 《21世紀》:奔馳與比亞迪成立的合資公司會有一個自己的品牌,將來這個品牌是只在中國市場應用,還是在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也會使用? 華立新:我們與比亞迪的合作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雙方在積極合作研發電動車,并使用新的品牌在中國銷售。考慮到現在中國市場上還沒有量產電動車,所以踏實邁出第一步是非常艱巨、非常重要的。 雙方于去年5月27日簽訂了合同,項目進展十分順利。在進行工商登記、審批階段之后,公司將會正式開始運作。我們希望先把第一步基礎打好,進而能夠穩步推進其它工作。 |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