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萬向集團美國二進攻 魯冠球欲收菲斯科
2013年5月29日來源:21世紀網

  “我不造汽車,我兒子也要造。”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似乎是想將未來的造車夢想押寶在電動汽車上。收購美國A123系統公司(現更名為B456)以后,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再次邁出新能源領域收購步伐。

  日前,萬向集團已經與前通用汽車副董事長鮑勃·盧茨(Bob Lutz)領導的VL汽車公司(VL Automotive)聯手,收購陷入破產危機的美國菲斯科電動車。

  記者了解到,上述兩家企業有意聯手通過“預包裝”(Prepackaged)破產的方式獲得菲斯科電動車的控制權。本月萬向和VL汽車已經提交了聯合報價,不過所報金額尚不得而知。

  “從技術上看,菲斯科的新能源技術,在行業內并不非常突出。” 某汽車廠家負責新能源的高層評價。這也是此前在菲斯科陷入危機后,中國的汽車企業包括東風、吉利等,出于風險考慮,紛紛退出對菲斯科收購的主要原因之一。

  “萬向有意對菲斯科的收購,最主要是為了A123的業務。”上述高層透露。實際上,萬向收購A123以后,至今未尋得新的業務合作方,而菲斯科一直以來都是A123最大的客戶,可以說收購菲斯科萬向集團的目的也是為A123“造血”。

  目前,鮑勃·盧茨、萬向美國負責人倪頻,對收購事件未作評論。

  為A123“造血”?

  “如果能成功收購菲斯科,對萬向而言,就意味著能保住這塊業務。”蓋世汽車網CEO陳文凱也認為。雖然菲斯科在短期內不可能完成預期的銷量,但只要菲斯科銷量能有起色,就能為A123的電池業務帶來不少銷量。

  A123破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菲斯科的拖累。面臨破產危機的菲斯科,此前采用的就是A123的電池,并且是A123最大的客戶。

  去年12月,萬向集團以2.6億美元(近16億元人民幣)、A123資產兩倍多的價格擊敗聯手參加競拍的江森自控和日本電氣公司以及另外一家競爭對手德國西門子公司,獲得A123民用業務部分。

  按照收購計劃,收購完成后,萬向將持續為A123提供資金支持,并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強A123工程和制造能力,促使其繼續保持核心業務的增長。不過,情況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好。

  “A123的業務發展得并不順利。”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原來與A123有合作的企業外,受A123破產影響,很難有新的企業愿意與之合作。

  “電池供應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業務,而從合作研發到產品上市,期間時間較長。”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團曾于2010年與A123進行合作,雙方成立了以51對49股比的合資公司——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下稱“捷新動力”),聯合開發電池產品。除此之外,A123被萬向收購以后,至今沒有獲得過一筆新的業務。

  “如果菲斯科的業務能做起來,對A123項目將有不小的推動作用。上述高層向記者分析,一個新能源工廠的產能一般能為五萬輛電動車提供電池,而菲斯科只要能達到日產新能源汽車LEAF的三分之一,對A123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就是很好的補充。

  前途未卜“造車夢”

  早在今年1月中旬,即有傳聞表示菲斯科與萬向集團展開對話。1月31日,萬向美國總裁倪頻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們有興趣為菲斯科提供援助,以任何我們可能的方式。”不過其拒絕透露萬向是否會向菲斯科注資。

  而之所以聯合美國企業VL收購菲斯科,萬向也是抱著志在必得的心態。美國VL公司是一家制造小眾跑車的企業,由鮑勃·盧茨創立。盧茨長期以來對菲斯科技術表示欣賞,前不久還在博客里贊揚了菲斯科·卡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VL汽車曾以菲斯科·卡瑪的車身為藍本,采用科爾維特旗艦車ZR1的7.0升機械增壓V8發動機,打造一款名為VL Destino的跑車,并參加今年1月的北美國際車展。

  “我不造汽車,我兒子也要造。”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曾如是袒露他的“造車夢”。而在新能源領域連續“出擊”,萬向似乎是想將未來的造車夢想押寶在具有極大產業前景的電動汽車上。

  不過,要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造車夢”對于魯冠球而言依然步履艱辛。菲斯科此前已在美國失寵,去年初,美國能源部將該公司信用額度凍結為5.29億美元,菲斯科在過去一年中遭遇資金短缺,菲斯科原計劃于2013年推出的第二款車,現在這一計劃也已落空。

  與豐田、寶馬等混合動力技術路線不一樣,菲斯科卡瑪同時搭載了電動機與發動機。“增程式電動車的優勢在于,在可充電環境下,可用純電動模式驅動;在缺少充電設施或純電動模式無法完成行駛時,可采用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前福特發動專家楊嘉林對記者說。

  “雖然增程式電動車介于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之間,把兩者的一些優缺點作了折中,但這類電驅動汽車的成本高,動力電池安全性可憂的問題仍然存在。這些問題不解決,增程式電動車的前途可憂。”

  實際上,無論是增程型電動車還是其他電動車,目前電動車的發展都沒有預期那么好。繼美國美國能源部表示,政府此前設立的2015年前在美國實現100萬輛電動車累計銷量的目標將被放棄;去年年底,日產公司CEO卡洛斯·戈恩最終表示他們的純電動汽車Leaf(聆風)無法達到2012年預期的銷售目標,沃藍達在全美國才賣出五千多輛,遠低于預期。

TAGS:萬向集團 魯冠球 收購 菲斯科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