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開始在中國合資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并通過一個巧妙的途徑來影響新合資公司。
日前,科力遠(600478.SH)發布公告披露,擬與常熟新中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Primearth EV Energy株式會社、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合資設立“科力美(中國)汽車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開發、制造和銷售搭載于汽車的鎳氫蓄電池單體模塊,并為其提供售后服務?屏h已簽署《關于設立搭載于汽車的電池單體模塊公司的合營意向書》。
科力美注冊資本約3.1億元,其中,Primearth EV Energy出資41%,為單一最大股東,科力遠出資40%,豐田汽車方面兩家公司合計持股9%,此外,建廠地點選定常熟,在股東名單中,常熟當地一家創投也出資10%。目前,這家合資廠的投資總額定為9.3億元左右。
不過,該合資項目需經過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批準后才能實施。記者從科力遠董秘辦公室獲悉,該公司目前只是處于評估和申請階段,現在還不能披露未來的項目具體投資金額和產能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科力遠擁有制造混合動力電池的成熟技術,是國際車載鎳氫動力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與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集團等主流汽車公司所走的鋰電池路線不同,科力遠一直尋求通過鎳氫電池路線來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電池行業專家張世杰對記者表示,鎳氫電池的優點是安全性好,不過能量密度比鋰電池低,也是個發展方向。
對于豐田汽車來說,隨著“2015年搭載國產混合動力總成的車型在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國產”的承諾日子臨近,其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也被提上日程。即將出任豐田董事長的內山田竹治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公開表示,電池是組裝混合動力系統的一個成本比較高的零部件,并不想從日本進口,而是想在中國生產。
在過去三十年間,中國試圖通過市場換技術,不過并沒有處理好借力合資與發展自主之間的關系,時至今日,中國汽車產業仍然面臨大而不強的窘境。
為了從政策上引導中國汽車業的轉變,2011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下稱《目錄》),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新《目錄》首次在鼓勵類增加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等條目,不過同時規定外商在投資能量型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股比不能超過50%,其中,動力電池被劃定為“關鍵零部件”。
這個政策導致外商在中國投資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時比較被動。“在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沒有起來的背景下,要求外商在華投資股比不能超過50%,我們就沒有動力在這幾年投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和中方合資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為了市場。”一家跨國企業高層透露。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