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天氣里,輪胎是關系行車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可是,一系列的換胎誤區,卻令人們面臨嚴重的安全隱患。一直以來,車主們換胎時習慣將好胎換在前面,將磨損較嚴重的輪胎安置在后面,這樣做其實暗藏安全隱患。同時,拉貨轎車長期使用轎車輪胎,也會導致輪胎問題頻出。至于多數豪華車主,換胎時忽視了標有特殊符號的輪胎產品,以為選擇相同規格、尺寸、花紋的產品更換就萬事大吉,更是草率之舉。
換胎時應將好胎放在后輪
一直以來,很多車主都認為,前輪是驅動輪和轉向輪,因此,換胎時,他們會將新輪胎或磨損較小的輪胎放在前軸,將另外兩條磨損比較多的輪胎放在后軸。但是,有業內專家指出,這種做法也會潛藏安全隱患。
專家指出,為了獲得更好的操控性,應將新的輪胎安裝在后輪上。由于后輪不是轉向輪,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將新的或者磨損相對較小的輪胎安裝在后輪上,可以確保車輛在緊急制動或者急轉彎時,獲得更好的抓地力,以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尤其是在濕滑路面上,保證車輛擁有更好的行駛性能。
車輛長期拉貨不宜使用轎車輪胎
部分車主經常將家轎的后排空間騰出來運貨,與此同時,他們一直使用原來配套的輪胎,卻忽視了輪胎可能存在的變化。專家指出,配套家轎系列的輪胎產品,對于載重量有嚴格的規定,如果一味往車里塞貨物,卻沒有更換相應同型號尺寸、載重量較高、適用于貨運的輪胎,很可能導致胎體在長期使用中出現各種變形現象,縮短輪胎正常的使用壽命。
具有特殊標記符號的輪胎切記“配對”
部分豪華車型的輪胎上面有特殊的標記符號,常見的如“*”、“MO”、“N 3”、“R P”、“D T”等。這些都是輪胎配套商應汽車制造商的要求,為區分規格、花紋相同但內部結構或胎面配方不同的輪胎,在胎身上施加的特殊標記。車主需要更換其中具有這類特殊標記的輪胎時,必須確保在同一車軸上也安裝具有相同特殊標記的輪胎。
更換輪胎并非要等“光頭”時
曾經有消費者連輪胎需要更換都不知道,他們竟然以為輪胎可以用到車輛報廢為止。這樣的消費者畢竟是極少數。但也有部分車主,仍然不了解何時有必要更換輪胎。在他們看來,輪胎磨到胎面光滑時,才是換輪胎的時候。其實,一旦發現輪胎磨損的更換指示記號出現,就應立即更換輪胎。
正常來說,胎紋深度若少于1.6毫米時,必須更換輪胎。胎面磨損指示標記位于胎面花紋溝槽的底部,高度為1.6毫米(法定的最小溝槽深度)。如果胎面橡膠花紋塊磨損到與這些凸起的標記一樣的高度,就應該立即更換輪胎。而且,最好在達到如此程度的磨損之前就更換輪胎。否則,在濕滑路面上使用磨損的輪胎,車輛將發生“水飄現象”。
此外,如果輪胎有刮傷或扎釘現象,情況嚴重的也必須更換。而且,如果輪胎有偏磨或變形現象,也需要及時更換。
個別長期閑置車輛的車主認為,愛車輪胎使用極少,因此,更換周期可以加倍。對此,專家表示,一般廠家將輪胎的使用壽命定為3年。哪怕是全新的輪胎,擱置3年后,雖然沒有什么磨損,但橡膠也已經老化,因此,不宜將它作為正常輪胎使用。如果車輛一年開2萬公里,2~3年就可以考慮更換。若一年開1萬公里左右,4~5年也應該考慮更換。假如一年只開5000公里,也是4~5年就要考慮更換。
換胎DIY
自己更換輪胎并不是很困難,記住幾個步驟即可。正確的換胎順序如下:先找一個沒有斜坡的路面把車停好;取出狀況正常的備胎和轱轆扳手,將待更換的輪胎螺絲擰松,松到可以用手擰動的程度;用千斤頂在待換車輪最近的支撐點上將車撐起;將待換輪胎取下,換上備胎,初步擰緊;將千斤頂放下,采用對角線的順序,將每一個螺絲擰緊。注意,在換上備胎時,一要注意按對角順序,二要分三次擰緊螺絲,第一次是感覺較緊即可,第二次則是進一步擰緊,第三次是在放下千斤頂之后,確認最后上緊。每次上緊螺絲時,都要對角按順序上。注意別弄反了松緊的方向,一般小轎車順時針為緊,逆時針為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