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商務部8月23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關于反壟斷調查,特別是因“豪華車暴利”引起的汽車壟斷問題毫不意外地成為焦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對汽車銷售相關管理規定研究修訂,而如果汽車供應商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或與經銷商達成協議,規定產品的最低價格,將依法受到處罰。
沈丹陽所提到的“相關管理規定”是指自2005年開始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該辦法奠定和鞏固了中國汽車銷售的現行模式,即4S店模式。沈丹陽說《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有必要進行修改完善,目前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發改委和國家工商總局)研究修訂辦法。
流通協會:
摸底汽車業壟斷狀況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確是在收集中國汽車的有關數據,并將調查結果上報給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但并非國家發改委的委托授權。
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上任以來,對反壟斷執法要求比其前任更加嚴格,除了之前查處的奶粉行業,許昆林已經增加人手重點調查某些行業的壟斷。
但國家發改委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發改委反壟斷局并未對汽車進行反壟斷立案。調查的進展是嚴格保密的內容,有時候對一家企業的調查可以持續好幾年,是否立案并不是調查與否的必要條件。不管對哪個行業進行反壟斷調查,都要先確定其壟斷地位,再確定其壟斷行為,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發改委反壟斷局一共有三十人左右,而實際上真正從事反壟斷調查的具體工作人員只有七八個人。如果對汽車業進行反壟斷調查,那將是一項長期而浩大的工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