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奔馳被央視曝光后,更多的車主去奔馳4S店維權,直到5月份,奔馳才做出結論卻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王先生說,“奔馳說他們的產品確實有一部分是有異味的,但是解決方案還是更換地毯,根本不做其他處理,并且奔馳表示這個氣味對人身體健康沒有影響,一切關于健康的指控,公司都不予理會。”
消費者希望折價回收問題車 律師稱車主維權有難度
其實,奔馳很看重中國市場。北京安邦咨詢公司董事長陳功表示,德國人有一股傲氣,面對國外的消費者,總是很有優越感。去年的汽車售后服務滿意度調查,奔馳都是很靠后,低于吉利、奇瑞、比亞迪(行情,問診)。
德國人在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時,有一種說法叫德國風格。“他們對品牌很自負,也很注重自己的品牌。出現一些問題,他們不會輕易去道歉,寧可做一些服務性的、補救性措施,但也不愿公開進行道歉,在他看來,這是對其品牌的損害。”
對此,王先生也持同樣看法。“3月份那個時候,如果奔馳能夠給消費者一個解釋,不是很強硬,這個事情也不會鬧這么大。其實,我曾經與奔馳公關部門人士聊過這個問題,對方的答復是,沒辦法,領導不愿意就這件事情再做出任何讓步,做更多解釋。”
那么,車主們的維權之路前景如何?億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亞飛告訴記者,汽車方面,消費者要想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去鑒定就需要花費一筆資金,并且鑒定通常不針對個人。消費者無法去鑒定,就很難拿出證據。并且,像奔馳車主們抱成一個團的,屬于少數,消費者很難形成合力。
“所以鑒定并不是一個好辦法,新的三包政策10月1日實施之后,國家質檢總局會制定了一個專家評判制度,來解決實際糾紛。引入第三方,跟生產廠商、4S店、消費者都沒有利害關系,公平度高一些。并且,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這樣一條規定,六個月之內,產品若有問題,由經營者舉證,不是消費者舉證。若這個條款獲得通過,將是消費者的福音。”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
從消費者角度看,王先生認為,放在消費者手里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產品,奔馳可以通過折價回收方式,回收問題產品。對于身體出現問題的消費者,奔馳應該給予一定的補償,私下的、公開的都行,表明一個對消費者的態度問題。
邱寶昌認為,國家必須盡快出臺相關車內空氣質量標準,有了標準,企業就沒有理由忽視了。只是,不管有無標準,奔馳都應該給消費者一個答復,對消費者生命健康負起責任。
奔馳在華遠不及奧迪寶馬 渠道整合成效待觀察
縱觀,奧迪、寶馬、奔馳三大品牌在華發展,目前最不給力的當屬奔馳。
在售后服務方面,奧迪于2008年發布“奧迪卓悅服務”售后服務品牌,寶馬于2010年啟動“BMW之悅”品牌活動,而奔馳2011年10月才發布“修養之道 一脈相承Service”售后服務品牌,并且是“空有口號,難見行動”,此次1000多名車主維權反映奔馳“傲慢”、“店大欺客”就是明證。
所謂一步慢、步步慢。數據顯示,奔馳2012年全年銷量132萬輛,中國市場全年銷量196211輛,同比增長僅1.5%。與之相比,去年奧迪在華銷量達到40.58萬輛,同比增長近30%,寶馬在華銷量32.64萬輛,同比增長超40%。奔馳落下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在渠道建設方面遠不如奧迪、寶馬,這也是奔馳在華發展無法言語的痛,為此奔馳也痛下決心,大刀闊斧對自身的雙渠道進行改革,最終利星行以讓出奔馳中國股份而告終。
對于奔馳來說,“新建的系統是否能夠高水平運營仍需要期待,團隊怎樣也需要時間考驗。” 陳功表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