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安全駕駛小課堂 側風無形應對有道
2013年10月18日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都說開車是個經驗活兒,各種情況遇的多了,碰到突發情況也便能夠從容應對。可有一種情況卻讓駕駛員始料未及,好端端在路上行駛的車輛卻莫名玩起了“漂移”。操作稍有失當,車輛便極易發生側翻,這樣一股莫名的力量到底從何而來呢?

  今年8月,海南一輛大客車在行駛時突然失控沖出下坡道發生側翻,造成多人不同程度受傷。事發后,據客車司機王師傅回憶:自己當時并沒有疲勞駕駛,出勤前更沒有喝酒,而且車載人數也未超員。不過事發時從車輛側面感到一股強風吹過,加上雨天路滑,還沒來得及反應,車子已經開始晃動,處于失控狀態了。

  側風,就是造成眾多類似事故的元兇。那么在行駛過程中,這個“隱形殺手”在哪些地方較易現身?駕駛員又該采取哪些相應對策呢?

  橋上、洞口 側風常光顧

  上述事故中,大客車是行駛在不太平坦的路邊坡上才遭遇側風的。由于上下左右相對比較空曠,加快氣流的流動,進而造成同一區域內物體的不穩和晃動。類似的地點還有兩側平坦空曠的平原地區、山間、高速公路等,總之只要是在空氣流動性很好的地方,都容易產生側風。

  而值得人們注意的是,行駛在橋上的車輛也很容易受到側風的“青睞”。由于橋梁連接了山、湖、海兩側的道路,其上方和下方都很空曠,所以橋梁上的空氣運動要比平坦的區域更加活躍,氣流速度也會更快。行駛其上的車輛,自然會受到橋梁周圍側風的影響。

  除此之外,隧道的出入口也是側風經常“出沒”的地方。車輛在駛入、駛出洞口的時候,很容易受到來自汽車兩側強風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不過,在經常由于大風出現事故的地點,大都會有側風的提示牌,在行駛過程中多加留意便可降低事故風險。

  預判側風有門道

  雖然遭遇側風是件棘手的事情,但倘若在駕駛過程中細心觀察,提前進行預判,側風也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沒有相關標志牌提示,一旦遭遇側風,瞬間的感覺也是非常明顯的。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會感到車身被風猛地“推”了一下,而方向盤則好像是被某一力量拖拽著,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出現跑偏的情況。

  而在經過橋梁時,也要確保在駛上大橋之前就有意識地降低車速,從而保證車輛在全程中安全通過。在進入橋梁之后,除了要留意自己車輛行駛的變化,觀察前車狀態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因為被強風襲擊的車輛,后車司機是完全可以憑借肉眼觀察到其輕微跑偏的車況,尤其是那些瘦高的車輛,晃動、跑偏更加明顯,以便預見風的強度,從而為自己的適時應對提供時間和對策。

  如遇側風 跟著風走

  這時候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要跟著風的“感覺”走。收油門、輕踩剎車,讓車減速的同時,還要注意感覺風的力度,把住方向盤,往來風方向加一點力,讓車保持原來正確的行駛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用力調整,因為這時候輪胎的附著力已受到影響,所以失控的幾率會增大。而若風太大就更不要猛打方向盤、猛踩剎車,因為在被大風頂著的時候,車身重心已經很不穩定了。

  高速超大車 越遠越安全

  橋梁和隧道還較容易預判和應對,而在高速公路上超越大車,很可能在超車瞬間就會招來側風。這與大自然帶來的側風不同,而是受超越大車時氣流的影響。經常跑高速的司機想必都有過這樣的體會,而大車開得越快這個“吸力”也就越大。倘若經驗不足的駕駛員忽略了這個渦流,甚至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吸力”嚇到。

  很多情況下,小車即便已經超越了一輛大車,但大車車頭產生的渦流還會再次對小車產生影響。而當兩種氣流疊加在一起時,就會使小車更加難以控制,失控翻車便不足為奇了。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超越大車時不要緊貼著超越大車,而應盡可能放慢些速度,減小兩車之間的速度差。

TAGS:側風 無形 應對有道 高速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