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車主在停車超過3分鐘時熄火滅車的規定是否合理、可行?今日下午2時,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將就《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中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舉行立法聽證會。
近些年,隨著機動車的不斷增多,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確加重了城市空氣污染。如果說從減少尾氣排放的角度來看,這一措施減少空氣污染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想要通過“停車超3分鐘須熄火”入法來減少尾氣排放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不僅力道用錯了方向,而且純屬避重就輕。
眾所周知,導致空氣污染加劇的有機動車尾氣排放、工業排放和城市供暖排放等多重因素。而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機動車保有量不斷上升及交通環境惡化導致的,對于停車超過三分鐘的尾氣排放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對大氣污染物來源來講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在交通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就連司機發微博、微信都可以成為增加交通擁堵的理由之一,綿延上千米的堵車長龍中,機動車幾乎是走走停停,如果真的有守法者按規定熄火,那么由此引發的怠速,又是否會成為增加交通擁堵新的可能?同時,對于擁有500萬輛以上機動車的北京來說,機動車活動點多線長、范圍廣泛,執法者也無從下手,時間上更是很難計準;如果強制執行,恐怕其只會成為倒霉者的霉頭,不具可操作性的法律還會有損法律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得不償失。
加大整治空氣污染的力度本沒有錯,但是勁也要用到對的地方。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當多從改善交通環境和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入手,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綠色出行,減緩交通壓力才是解決機動車污染的良策。
對于那些沒有找到問題癥結而又缺乏可操作性的舉措而言,只會淪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柄,大張旗鼓地操作更是在貶低民眾的智商。政府需要考量的是,凡事不能說是你做了就可以說得過去,對于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唯有做好才能贏得信任,任何想以缺乏思考或是避重就輕的解決問題方式都是徒勞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