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車企)的是針對政府,你改變了這么多,但是你為什么不改變你自己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萬里在上周六舉行的第11屆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中接受騰訊汽車獨家專訪時回應了最近被車企集中炮轟的產業政策。他認為眾車企抱怨的對象其實是政府而非產業政策,而產業政策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在陸續修改,而50:50合資股比政策也應該研究修改。
車企怨的是政府不是政策
在剛剛結束的全球汽車論壇上,由曾慶洪一句“我第一個重組,第一個上當!”引發了眾多車企對汽車產業政策的炮轟。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以及吉利汽車董事長、廣汽吉奧總經理繆雪中、神龍公司商務副總經理魏文清紛紛表示出修改汽車產業政策的意愿,部分還提出了修改意見。
從2004年推行的“汽車產業政策”至今已過十年,這十年也是中國汽車業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十年,這與幾乎一成不變的政策形成了激烈對撞,不少車企因此而備受困擾。
對此李萬里表示車企集體抱怨的對象實際是政府而非產業政策,“他們覺得產業政策的主體是政府。政府對制度、產業究竟怎么樣管理,現在可能成為了一個比較大的矛盾,他們的針對性是針對政府,你改變了這么多,但是你為什么不改變你自己呢?”
一直以來,政府對汽車業的發展制定了諸多措施,很多是汽車產業發展初期就已制定,但是隨著汽車業的發展,汽車產業政策并沒有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作過多調整。李萬里表示,政府目前的政策框架式指揮得多、干預得多。
“很多事情放不開手腳。這不是對政策本身的意見,而是對于你這個制定政策的人為什么不做調整呢?我覺得企業反應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對政府的批評。”李萬里如是說。
兩年前著手修改汽車產業政策
中國汽車產業政策迄今為止先后共有兩部文件出臺,分別是1994年出臺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以及2004年出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據李萬里透露,在兩年之前他所在部門就在著手修改汽車產業政策,“在我去年退休之前一兩年一直在做這個事,因為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政策的適用程度也變了,推進過程也不是很容易,因為這當中矛盾很多。一個是總體上的認識,一個是各個部門的職責在這里可能會發揮作用,協調起來挺困難的。”
實際上汽車發展不僅是靠一個個綜合性的產業政策推動。李萬里表示這幾年陸續出現了很多政策。比如說對環保、節能、油耗、補貼都有一系列的政策,很多政策都影響到了汽車產業的發展,包括汽車產業政策本身的包括物流的政策。實際上這些政策都應該把它看成是比如說2004年產業政策后面的一個延長持續的過程。
政策修改遇兩阻力 政府眼光應走出國門
既然兩年前就已開始修改產業政策,前后亦陸陸續續出臺了諸多相關政策改變,為何時至今日政策仍備受詬病?
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長期以來國內汽車業由科技部、工信部及發改委管理,這種政出多門的管理造成了部門利益條塊分割和權力爭奪;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則指出,制定新的汽車產業政策時,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對政策的制定效果負責,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十分重要,“汽車產品開發周期長,一款新車開發至少要5年時間,因此需要政策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在此次論壇上,李萬里表示政府再產業政策這方面需要做三方面的改變:首先必須從只著眼于國內要有一個國際的視野。“企業要走出去,遇到的困難比在國內遇到的大的多,你讓他們走出去,他們走出去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怎么辦?你能做什么?企業能做什么?必須要有一個國際化的思維。”第二,干預的內容能不能大幅度的減少。第三,干預的部門能不能減少交叉,這是最大的問題。“我在政府幾十年,我們感到很多的精力都是在處理各個部門的矛盾當中,而不是思考產業怎么發展,是去考慮怎么說服對方部門同意我們的意見。我覺得他們的情緒主要是針對這方面的。”李萬里如是說。
應考慮合資股比政策的合理性
在汽車發展日益國際化的今天,50:50的合資股比限制一直備受爭議。李萬里表示隨著國際化的加深,當初我們給外方加與的限制現在外方也會同樣提出來。“我們在不要求別人完全控制的情況下,別人也不希望我們完全控制。”李萬里說道。他認為在世界經濟融合過程中,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或者是更高度的認識來解決資金投資自由化是利還是弊的考慮。
李萬里表示現在應該思考50:50的合資股比限制是否影響了中國車企走向世界與外資車企更好地合作。對于今后應如何改變李萬里稱:改變首先要符合國際慣例,還要符合中國市場發展規律,可以有更好的使我們行業更加壯大可能性的條件下,應該考慮這樣的問題。
而對于業內關于某一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來定合資股比的猜想,李萬里明確表示不可行,“我覺得從政策層面來說不能考慮個案,政策是講究在同一個時空環境下的統一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你去發揮你市場主體和生產要素的功能,你在這里考慮。制定規則的時候就不能有特殊性。”李萬里如是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