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發軔于1953年,到如今已經走完了一個甲子。六十年來,中國自主品牌可謂經歷了風雨沉浮,而一個自主品牌的研發能力,越來越被認為是直接決定企業興衰的重要因素。雖然每一個汽車企業都擁有一支強大的幕后研發團隊,但是在大部分國內汽車企業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一位“研究院”院長級別領導,接下來將要為您介紹的就是這十位“院長”,可以說他們掌握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趨勢。這些汽車研發主管具有不同的學術背景,有本土的高材生,當然也不乏國外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學子。
現任一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的李駿出生于1955年,1982年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內燃機專業,1989年獲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博士學位,隨后進入一汽長春汽車研究所(現一汽技術中心)工作。
一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
在30年的汽車技術從業生涯中,李駿帶領研究團隊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在汽車發動機、混合動力汽車和汽車電子等領域都取得了眾多研發成果。作為紅旗轎車發動機總設計師,李駿率領團隊開發出了V12、V8、V6以及4缸增壓引擎,掃清了紅旗轎車復興道路上的一大障礙。此外網通社獲悉在李駿的帶領下,2015年紅旗將推出混動車型。2009年10月,李駿博士當選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2012-2014年主席,這是中國人首次擔任該協會主 席,也是對李駿業務能力的極大肯定。
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侯宇明于1977年考入清華大學,加入東風汽車公司以后,曾任東風公司科技部部長、東風科技開發部部長等職。候宇明在科研方面主持并承擔了《聯煙斗花紋輪胎應用》科研項目;《EQ1240G系列車型開發》獲東風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著有《關于汽車操縱穩定性的試驗與研究》、《影響中型載貨汽車操縱穩定性的結構因素探討》等多篇學術論文以及論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并曾享受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侯宇明
余秀慧女士出生于1966年,在上海工業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獲得學士學位,在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獲得碩士學位。曾擔任上海大眾汽車模具設計工程師、沖壓工藝規劃員。1997年10月,擔任上海通用汽車沖壓區域副經理;后接任上海通用汽車質量部副經理。
余秀慧女士
2000年4月起,擔任制造部副總監兼整車廠廠長,后又兼任金橋南部廠區項目總監、整車制造工程及新項目執行總監、質量管理委員會執行總監等職。2005年,余秀慧女士被評為全國勞模;2006年7 月擔任制造執行總監,并繼續兼任質量管理委員會執行總監一職。2006年10月,擔任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一職。
顧鐳博士1959年出生,1982年1月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數學力學系本科畢業,1984年從該校碩士畢業,并于1989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博士學位,1993年獲美國西北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
顧鐳博士
1994年初,顧鐳進入福特,曾擔任福特汽車公司北美高級工程研究院技術專家,領導和參與了數十款汽車車體結構安全優化與可靠性設計。這位留美博士2005年初回國,在奇瑞工作4年半,擔任汽車研發主管工作。2009年7月加盟北汽,全面負責北京汽車乘用車、越野車等整車項目開發工作。北汽收購薩博項目時,以顧鐳為代表的海歸派做出了很大貢獻。
負責長安汽車研發工作的副總裁劉波
負責長安汽車研發工作的副總裁劉波于1966年出生,碩士學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曾任長安汽車技術部發動機研究所副所長、技術中心副主任,長安 汽車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長安汽車總裁助理兼項目總監辦公室主任、項目管理部部長等職。劉波副總曾任逸動和致尚XT兩款車型的項目總監,主持了兩車型的研發工作。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