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新聞訊】為什么當全球豪華車的老大和老三都支持 CarPlay 時,一人之下的奧迪卻偏偏與谷歌緊密捆綁在一起呢?原因很多,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奧迪一心取代寶馬,成為全球第一大豪華車品牌。這意味著它很難用寶馬的方式打敗寶馬。奧迪的差異化競爭方式,就是科技。眾所周知,不論是燈光技術、人機交互系統、自動駕駛還是車聯網,奧迪是全球汽車巨頭中對科技投入最瘋狂的廠商之一。
就像我們之所所說,CarPlay 并不是一個獨立的車載系統,只是一個映射功能。這意味著這輛汽車一定會有一個自己的車載信息系統,不是每個人都用 iPhone 5。那么對汽車制造商來說,真正至關重要的是自己的那套系統,它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目前來看,大多數汽車制造商自行開發的車載信息系統都被指責用戶體驗很糟糕,已經習慣了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們無法忍受繁瑣的操作。換句話說,如果想提高人機交互的體驗,就需要與 iOS 或安卓背后的兩家公司合作。
蘋果的模式是軟件硬件一體化的封閉模式,這是它出色操控體驗的根本。蘋果不會把 iOS 交給汽車公司任意處置,汽車公司也不會把汽車交給蘋果完全控制。今天的 CarPlay 就是雙方妥協的結果——一個映射功能。但谷歌可以把安卓系統貢獻出來,它要的只是用戶規模和數據。換句話說,奧迪在谷歌的幫助下,有機會開發出一個符合用戶體驗出色的車載信息系統。
第二,作為豪華品牌,奧迪要為自己的用戶提供奧迪式的專有用戶體驗。如果加入蘋果聯盟,那么在導航等多項功能上,一旦用戶選擇使用 CarPlay 功能,奧迪的用戶體驗,就會與寶馬、奔馳同質化,甚至與現代、本田同質化。這是信心滿滿要在豪華車市場登頂的奧迪所不能接受的。
安卓系統與 iOS 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是一個開放系統。這意味著它允許第三方深度定制一個屬于自己的操作系統。不論是操作系統的UI、交互設計,還是內置其中的云服務、導航等關鍵應用,第三方公司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把谷歌的各種應用替換成自己的服務,變成一個特點鮮明的操作系統。
國內已經有不少這樣的案例了,只不過是發生在智能手機市場。著名的小米手機使用的 MIUI 系統,就是一套根據中國用戶使用習慣,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統。使用體驗出色的 MIUI 已經成為小米手機最核心的競爭力。同樣還有樂蛙OS、魅族的Flyme等眾多第三方深度定制的安卓手機操作系統,他們都為各自手機產品帶來了專有體驗。
這意味著,奧迪可以利用自己雄厚的研發資源,開發一套屬于奧迪風格的車載操作系統,其中嵌入自己開發的關鍵應用,同時還兼容了用戶熟悉的安卓系統操控方式,從而有可能把好的用戶體驗與豪華品牌的獨特性有效融合。
第三,奧迪和谷歌相交已久。雙方的合作開始于2004年,當時奧迪在導航系統中集成了谷歌地球、谷歌語音和谷歌街景功能。奧迪已經把谷歌的技術應用在了所有車型上。
在開放汽車聯盟成立后,雙方拿出的第一個合作成果,是奧迪在CES上發布的安卓車載平板電腦——Audi Smart Display。這是將安卓操作系統用于車載設備的首次嘗試。
通過連接車載 Wi-Fi,后排乘客可以使用這臺平板電腦讀取里程、油量等汽車運行數據,實現與中控臺屏幕之間的互動,完成影音播放、導航路徑規劃等功能的遙控操作。
它同樣可以安裝很多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中的 APP,但 Audi Smart Display 的 UI 完全是奧迪自己定制設計的。
另一個顯示奧迪獨特性之處在于,這臺10.2英寸的平板電腦像奧迪其他車載設備一樣,經過了嚴格的碰撞和溫度測試,可以在極端的冷熱條件下正常使用。
Audi Smart Display 平板電腦就是奧迪與谷歌合作模式的一個生動說明。
在 CES 上奧迪負責技術開發的管理董事會成員哈肯貝格Ulrich Hackenberg說:“現在人人都在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包括我在內也總是隨身攜帶,因此我們希望在駕駛車輛時同樣能使用熟悉的操作界面。讓消費者在行駛過程中能像平時一樣進行熟練操作,正是我們研發所有信息技術的初衷,也更是出于行駛安全的考慮。”
奧迪電氣/電子開發部門負責人 Ricky Hudi 說,汽車產業以前在信息系統這方面做的不夠好。一個原因是,10年前的移動通信技術遠沒有今天這么發達,當時沒有iPhone或安卓智能移動設備,只有像諾基亞那樣的按鍵式手機,所以,對于當時剛剛推出導航系統的汽車行業來說,根本沒有今天的互聯世界。
要知道汽車制造商們對外界變化的反應速度比科技公司慢多了。所以到今天他們才真正意識到世界的變化,并決心與新時代同步。說實話,目前看來這還像一個豪言壯語,并沒那么容易實現。
關于與谷歌的下一步合作, Ricky Hudi 是這么說的:“我們的目標就是和谷歌攜手邁向車載互聯技術的下一個發展階段,讓約占全球智能手機總量80%的安卓操作系統都與汽車實現無縫連接。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研究如何將安卓操作系統引入信息娛樂系統中。而針對無人駕駛技術,我們則另有一套發展計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