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新聞訊】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持續發展,車內的配置也變得越來越先進,然而,絕大部分的新科技只是停留在“可選”階段,而無法實現標配。我們若想體驗新科技則必須額外花錢,數目可能還不小。近日,海外媒體howstuffworks評選出了10項最值得標配的汽車科技。
1、加熱方向盤
加熱方向盤并不是最新的技術,實際上,我們多年前在一些豪華車中已經能看到它的身影。如今在日產Maxima(北美版天籟)中它已成為選配項目。一些人認為方向盤加熱功能是雞肋,因為他們不怕冷。持有這樣觀點的人或許是生活在天氣較為暖和的城市,或是體質非常強。但是對于那些寒冷地區的司機來說,冬天的方向盤簡直無法觸碰。汽車原本就是用來為人們提供舒適、便利的工具。有誰希望在下班疲憊不堪或外出郊游時進入車內摸到的第一樣物品是冷冰冰的呢。
2、旅途導游麥克風
當我們外出旅游時,旅行社配備的導游會站在大巴最前方為大家介紹景點的歷史背景、文化底蘊。望著車外的景色同時能夠了解當地的風俗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當自己駕車時,作為司機的你是否也有種向乘客講述風土人情的沖動?
2014款豐田漢蘭達上配備了一項名為Driver Easy Speak的系統,該裝置可以通過車上的麥克風將駕駛員的聲音在駕駛室尾部的音箱中播放出來。雖說當車窗關閉時,車內狹小的空間根本無需麥克風來傳達聲音,但有些時候人們會打開車窗,感受微風拂面。此時的風噪將會增大,麥克風會讓我們更輕松地聽見司機的話。
3、集成式平板觸控系統
有兩個理由讓我們希望將該類集成到車內作為標配。首先,作為乘客時,利用iPad這類平板電腦可以完成很多的事,包括工作上的、娛樂上的。其次,在家庭出行時可以讓兒童自由選擇喜愛的節目或游戲。
賓利和法拉利就在部分車型中的前排座椅后方集成了iPad作為娛樂信息系統的設備。
4、全景攝像頭
如今許多車上都配備了后視攝像頭,防止司機因后視鏡盲點而撞到或碾壓后方行人,尤其是兒童。但有時候后視攝像頭還不夠,例如平行停車時你需要觀察是否與左右車輛或障礙物發生了接觸或刮蹭。此時你需要的是全景攝像頭。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