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國內龍頭車企三大戰略部署謀轉型突圍
2014年4月2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減緩、外資品牌競爭日益激烈以及新技術驅動倒逼,中國汽車企業紛紛相繼開啟轉型發展之路。在4月22日召開的中國汽車論壇上,一汽、上汽、東風、北汽等一眾龍頭車企在轉型升級方面的戰略部署悉數浮出水面。整體來看,發力新能源汽車、完善產業鏈布局和拓展自主品牌,成為中國大型汽車集團布局轉型突圍的核心戰略。

  全面出擊 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

  廣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從2011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由快速發展期步入普及初期;與此同時,汽車產業相對能源、資源和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倒逼車企不得不轉型升級。

  “2013年,廣汽集團首次實現汽車、摩托車銷量雙超百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并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但是前進途中也越來越感到壓力。”馮興亞透露,公司目前正在開展14個整車和7個動力總成項目的研發,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及關鍵零部件等多個領域。“2014年,廣汽集團將繼續拓展和深化合資合作,豐富產品線,提高合資自主研發水平,加快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馮興亞介紹說,目前廣汽已經有60款包括純電動、增程式、插電式和混合動力等在內的乘用車和商用車進入工信部示范目錄,在2010到2013年,廣汽先后向廣州市交付各類節能和新能源示范汽車2000余輛。今后,廣汽將按照“混合動力、插電式車型為重點,純電驅動車型為主要戰略取向,其他新能源車型持續跟進”的原則部署研發,著力突破關鍵與平臺技術,分布實現產業化。

  除了廣汽集團之外,新能源汽車幾乎成為所有龍頭車企轉型升級的“必備利器”。“繼相繼發布藍途戰略、紅旗品牌、服務品牌之后,一汽集團在4月20日發布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明確了產業化發展的思路、目標和措施,全力打造安全、環保、智能的新能源汽車卓越品牌。”一汽集團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

  該人士介紹說,一汽集團目前已經搭建了完整的新能源體系架構,總人數1200人,同時制定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總成產品開發流程以及支撐流程運行的設計規范500余項,試驗驗證標準300余項。在核心技術開發方面,一汽集團也已經攻克了261項技術難題,建成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池、電氣和電控系統的實驗與試制基地。目前集團已經生產歐朗EV等新能源汽車產品,今后一汽集團將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化、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同時獲悉,一汽集團將采用“三步走”方式實現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目標:到2016年,初步形成電機、電池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完成重點車型的商品化開發;到2018年,實現新能源產品規模化、產業化,支撐企業四階段燃油限值目標實現;到2020年,完成全系車型新能源產業化準備,具備批量投放能力,占據全國15%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

  此外,北汽集團控股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于日前正式掛牌,比亞迪儲能系統也于日前獲得全球首個CSA認證,一眾車企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信心篤定,而且在操作方面呈加速布局態勢。

  前后延伸 借產業鏈做大規模

  除了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汽車之外,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也成為龍頭車企最鐘愛的轉型手段。

  打造零部件平臺,是北汽推進集團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北汽近年來相繼收購了海納川和英納法,但北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韓永貴仍表示,北汽集團將繼續打造完整產業鏈,實現整車與零部件的協同發展。

  “在打造完整產業鏈方面,北汽集團的發展戰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集團化與市場化同步推進,外延增長與內涵增長均衡發展,本土化與國家化協同發展。北汽集團將充分利用產業鏈的聚合發展和整零協同,帶動集團業務再上臺階。”韓永貴表示。

  廣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分析說,車企在完善產業鏈布局方面,不僅指向前端的零部件,實際上,汽車產業鏈的盈利和增長空間正在逐步向服務領域轉移,因此,積極發展新業務、尋找發展藍海、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將成為廣汽集團今后的方向。“廣汽集團將積極發展高端服務業,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汽車產業鏈。”

  以集團的國際化發展為例,今后廣汽的國際化發展將包括產品、投資、融資三個方面,力爭實現海外銷售規模化、資源整合全球化和資本運營國際化。“今后,單純的整車制造將不能成為廣汽的全部,相關上下游產業對廣汽集團的利潤貢獻將日益突出。”馮興亞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除了向上下游延伸之外,橫向并購也成為汽車企業做大做強的有效路徑。東風汽車在今年3月底向PSA注資8億歐元,與法國政府和標志家族并列成為PSA的第一大股東。雙方表示,將加速推進位于武漢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的發展,提升其產銷規模,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150萬輛的目標。

  自主創新 自主品牌有望持續發力

  長安汽車集團副總裁劉波表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近年來始終處于競爭中前進的狀態。“中國車企技術在進步,能力在成長。”劉波分析說,以汽車研發為例,中國車企正在實現從汽車結構開發到性能開發,再到品質開發,最終實現平臺開發,以達到規模效應的過渡。

  但在前行的同時,中國車企自主品牌車型的壓力也在增加。“中國品牌在總體規模上與跨國品牌差距較大,雖然中國品牌車型數量較多,但是暢銷車型少,盈利等方面還遠弱于合資品牌。整體來看,國際資本以40%的投入占據50%的市場份額、攫取70%的市場利潤,中國自主品牌還難以企及。”

  在劉波看來,未來5到10年,仍然是中國品牌汽車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最后的發展機遇期。唯有大力發展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才可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長安集團將深入開展效率倍增和價值創造理念,用3年的時間將效率提升50%。同時,未來要將節能、安全、市場、智能化,打造成產品領先的技術標簽。”劉波表示。

  在自主品牌方面,中汽協秘書長董揚稱贊廣汽集團的傳祺車型是一個“奇跡”。根據馮興亞介紹,傳祺在2013年實現產銷8.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50%,實現盈利2.5億元。“這成為國內首個運營3年即實現盈利的自主品牌。預計十二五末期廣汽將初步構建起自主系、日系、歐美系三大整車系列三足鼎立的發展格局。”

  對于未來部署,廣汽集團方面表示,將全力推進“大自主”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支撐,以產品為驅動,實現自主品牌一體化統籌和差異化發展。“集團在著力提升自主創新和打造自主核心競爭力方面,還將有所動作。”

  對于發展自主品牌,廣汽集團建議,國家層面設計專項基金,對汽車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創新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自主品牌發展和出口的信貸和融資支持。

  東風汽車也將在自主乘用車方面著重布局。公司戰略規劃處處長李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40多年來,東風商用車一直引領市場,開發出東風140等代表性產品,但是受商用車市場需求增長不足的影響,近年來東風商用車銷量增長緩慢。公司自主乘用車發展起步較晚,雖然在MPV領域和合資自主方面有一定優勢,但是東風品牌轎車和SUV方面仍需要加強。“東風汽車十二五目標是銷量向500萬輛邁進,通過加快自主發展步伐,東風汽車致力于建設國內最強、國際一流的汽車制造商。”

TAGS:國內 龍頭車企 戰略部署 轉型 突圍 | 責任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