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6年一檢,我的車是不是就可以改裝了?”
日前,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試行私家車6年內免檢、推行異地檢車等服務措施、加強監管檢驗機構、政府部門與檢驗機構脫鉤、強化違規違法問題責任追究等,是近年來少見的大力度利民便民新政。
手續繁瑣,工作人員態度冷漠,費時費力,“黃牛”漁利,多付錢即能過關;相關部門背景下的壟斷性牟利……現行車檢制度的繁、煩、亂,飽受詬病。
車輛年檢制度的改革,不僅有效節省汽車消費者的時間、成本、精力,提高辦事效率,同時最重要的是對國內汽車改裝市場發展起到巨大推進作用。
時限絞索
國內車檢對于汽車改裝有非常苛刻的限制。除了音響、高壓線、火花塞等外觀內飾小件允許變動外,絕大多數限制、禁止改動。可以稍加改動的是加裝保險桿、尾翼大包圍、車貼。至于車身顏色變化、車型運動風格調整、車燈升級、輪胎尺寸改變、排氣管改造……等等改動,則需要到車管部門進行備案審核,之后,再去車檢管理部門進行上線檢驗,經檢驗合格方予同意變更。這時,兩年一驗的車檢日子又臨近了——車檢時,一切改裝必須去除,車輛外觀必須恢復成出廠狀態。
因此,雖然國內改裝的車不少,但真正去備案的車主卻很少,以致國外陽光下交易的汽車改裝,在中國卻是處于“灰色地帶”。中國的汽車改裝市場,更多是豪車和富人的消遣亦或是車迷們小打小鬧的擦邊交易。
有人說,兩年一驗的車檢周期,猶如套在國內汽車改裝業脖子上的繩索,嚴重阻礙著改裝市場的發展。
檢測標準
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無車不改”已成為青年車迷的座右銘。
在這些汽車消費成熟、發達的國家與地區,汽車改裝行業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國內汽車改裝專家陳先生介紹,目前美國擁有汽車改裝配件廠家及改裝服務機構1萬多家,改裝市場從業人員達200萬人,每年營業額達400多億美元。
歐美日及香港、臺灣地區汽車改裝市場之所以繁榮,與其車輛年檢周期有密切關系。
歐美日車輛年檢非常嚴格,但檢測頻率則要遠低于國內。
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對4年內的私家小客車免于檢驗,以后每兩年檢驗一次。在德國,所有車輛的檢測周期和標準完全相同,新車需要在3年內檢測一次,其他車輛則必須每兩年做一次檢測,主要檢測項目包括車輛安全性和尾氣排放標準是否達標。日本的私家小客車3年內免于檢驗,3年后每兩年檢驗1次。在澳大利亞,5年內的新車不需要檢測;5年后則必須實施年檢。
而在香港地區,私家小客車出廠6年內免于檢驗,以后每年檢驗1次。臺灣地區,出廠5年內的私家小客車免于檢驗,超過5年每年都需檢驗。
激活市場
車檢新政規定,自2014年9月1日起,試行6年以內的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免檢制度。在此期間,每兩年提供交強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免征證明后,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門申領檢驗標志。
車檢新政的出臺,簡化了年檢的手續、延長了免檢的時限,國內汽車改裝市場與國際慣例終于接軌——6年的免檢時間,足以保證改裝車輛的使用周期。
北京諸多品牌經銷店表示,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他們將通過汽車改裝吸引購車用戶對年輕化、時尚化、個性化的追求,增強車輛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再也不用擔心年檢繁復的流程和窘迫的檢驗周期了。
很多經銷商準備將汽車改裝作為本店集客、保客、留客的撒手锏。
不僅汽車經銷商躍躍欲試,很多汽車相關行業也是摩拳擦掌。北京汽車服務知名品牌、友福服務機構董事長楊茗君認為,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愛車族對改裝充滿熱情。這是因為汽車改裝強化了車主個性化的需求,提升了汽車的性能極限空間。新政的實施,必將使國內消費者的改裝熱情被激發出來,隨之而來的將是汽車改裝市場爆發式井噴。中國汽車改裝的春天,也許將要來臨。
寬嚴相濟
車檢新政在贏得普遍喝彩的同時,也收到不少吐槽,認為新政留有太多余地,不夠徹底。更有人直接質疑車檢存在的意義。
一位車主問記者:車檢查什么?外觀、燈光、喇叭、剎車、底盤、測尾氣,就那么一會兒,能發現什么問題?
一些車主在網上調侃說,每年都有數起因為安全隱患被召回的品牌車型。在所有被召回汽車中沒聽說有一起是由檢測單位發現的。所以,年檢根本不具備發現車輛安全隱患的能力價值。為此一些發達國家已取消了車檢制度。
對于網上過激言論,國家質檢總局一位官員私下表示,就目前國情而言,取消車檢制度不現實。
這位官員認為,在汽車檢驗制度尚未完善之前,對私家車如果放松檢測要求,很可能導致車輛帶病上路,最終損害的是公共利益。設立車檢制度的初衷,不僅是保障車主的利益,也是為了交通安全。車檢新政也提到,檢驗機構如被認定出具虛假檢驗結果,由公安交管部門處所收檢驗費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并依法撤銷檢驗資格。經鑒定,死亡交通事故涉及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的,將嚴格倒查檢驗機構的檢驗情況,依法嚴肅處理違法違規問題。
據介紹,汽車消費發達國家或地區有的確實取消了車檢,但不是全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十分重視對機動車檢驗的事后監督和定期巡查,對檢驗過程中的違規違法行為處罰也很嚴厲,處罰方式主要為撤銷或暫停檢驗資質、核減每日檢驗量等。
以香港地區為例,年檢周期雖然寬松,但檢驗內容格外嚴格。當地警方定期在公路上設置攔檢點,疑似改裝過的車輛一律要送到運輸署的檢驗中心作詳細的檢查;如果結果不達標,一定要將改裝的部分還原到乎合規格的要求,否則就不能在道路上繼續駕駛。任何人在香港道路上使用不合規格的車輛,會被罰款一萬元以及判刑6個月,港府希望通過嚴格的執法切實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車檢新規解讀
5月16日,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公布 《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出臺了一系列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的新措施,包括加快檢驗機構審批建設、試行私家車6年內免上線檢測、推行異地檢車等服務、加強對檢驗機構監管、政府部門與檢驗機構脫鉤、強化違規違法問題責任追究等多個方面。
“6年免檢”實為“6年免上線檢驗”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根據車輛用途、類型、使用年限等特點,設定了不同的檢驗周期,小型私家車6年內每2年檢驗1次,6至15年每年檢驗1次,15年以后每半年檢驗1次。
根據《意見》,自2014年9月1日起,試行6年以內的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面包車、7座及7座以上車輛除外)免檢制度,每2年需要定期檢驗時,車主提供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者免征證明后,處理完交通違法、交通事故后,可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門申請領取檢驗標志,無需到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哪些車輛屬于免檢范圍
按照《意見》規定,對于2010年9月1日(含)之后注冊登記的私家小汽車,可以享受免檢政策;2010年8月31日之前注冊登記的私家小汽車,仍執行原檢驗規定。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檢驗周期是法定的,此次私家小汽車檢驗周期沒有發生變化,僅是試行對6年內新車免予上線檢測。因此,車主還是要每2年申領一次檢驗標志。
《意見》還規定,如果在此期間車輛發生過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仍需按原規定參加檢驗;對于交通安全責任大、易引發群死群傷的交通事故的面包車和7座(含)以上車輛,此次暫不納入免檢范圍。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