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進口量在經歷了一季度的高增長后,4月創歷史新高。
中國進口汽車市場數據庫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我國汽車進口量達到12.57萬輛,同比增長近四成。其中,在進口車中占據支柱地位的SUV車型依然保持48%的增長速度。
國機汽車市場部高級經理王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4月汽車進口量增長明顯,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消費升級持續提速等因素導致。”國機汽車預測,未來汽車進口量可能會逐步下行。
而在汽車進口量創新高的同時,我國進口車型排量結構顯現加速下探趨勢。
凱迪拉克領跑進口SUV
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汽車31.13萬輛,同比增長35.8%,月均進口量突破10萬輛。
進入4月,汽車進口量持續增長,達到12.57萬輛,同比增幅達到39.8%,創歷史新高。其中乘用車進口量達12.45萬輛,同比增長38.7%。前4月汽車進口總量達到43.7萬輛,同比增長36.7%。
4月汽車進口量創歷史新高,最主要的貢獻者依然是SUV車型。當月這一車型的進口量為7.6萬輛,同比增長48.4%。進口量最高的三個SUV車型分別為凱迪拉克SRX、Jeep指南者和路虎極光,進口量均超過4000輛,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87.9%、292.5%和315.2%。
SUV在4月進口總量中所占的比例繼續保持在六成以上,達到61%,轎車和MPV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5.1%和3.9%。
在王存看來,今年4月我國汽車進口量創新高,各類車型進口量均出現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基數較低。中國進口汽車市場數據庫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4月我國海關進口汽車總量為8.99萬輛,相對于2012年同期的8.81萬輛,同比僅增長2.1%。
今年,在進口量持續增長的同時,進口車的需求量相對于去年同期也出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今年4月我國進口車銷量同比增幅已經超過20%,達到20.7%,而去年同期這一增幅僅為3.4%。由于需求增長明顯,今年4月,進口車的庫存系數依然保持在3以下。
但是進入4月以后,進口車需求顯現出放緩跡象。根據進口車聯席會公布的數據,一季度進口車銷量為27.7萬輛,同比增幅達到30.8%,然而由于4月需求量增幅放緩,前4月進口車銷量增幅下滑至28.3%。
國機汽車預測,由于宏觀經濟增速放緩,5月之后我國進口車市場增速很可能繼續下降。
政策倒逼車型排量下探
我國進口車市場在進口量創新高的同時,排量結構加速下探。
中國進口汽車市場數據庫的統計顯示,今年4月,3.0L以上的進口車型數量在進口總量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至9%以下。
2009年,3.0L以上的進口車型在進口汽車總量中所占的比例為26.7%,隨后這一比例逐年遞減,去年回落到了10.7%。今年一季度這比例降至9.7%。
王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份3.0L以上排量車型的進口數量下滑,主要是因為奔馳ML350車型在今年換代之后,取消了3.5L車型,僅剩下3.0L車型。”
正因為此,2.5L~3.0L進口車型數量占比達到36.5%,創下近5年的新高。在這一排量區間,除了奔馳ML350之外,福特探險者、豐田蘭德克魯澤、Jeep大切諾基都是主要進口車型。
而奔馳此次調整ML350車型在華銷售的排量,只是車企下調進口車型產品結構的一個代表,近年來,車型排量結構下探的趨勢十分明顯。以1.5L~2.0L車型為例,2009年該排量區間車型在進口總量中所占的比例為22.5%,2013年提升至36%,今年4月這一比例依然達到34.4%,其中寶馬X3、奔馳A級車是其中的代表車型。
國機汽車分析,進口車排量結構不斷下探,主要是受油耗政策的倒逼。
2012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少進口車企開始調整進口車的排量結構。
雖然進口車排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探趨勢,但不少企業仍未達標。根據工信部公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結果,2013年有12家進口車企業未能達到油耗標準,達標率為52%,同比2012年的68%下降了16個百分點。
因此,國機汽車預測,未來我國進口車排量結構仍將加速下調,目前只是一個開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