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寶馬集團在北京發布了未來對于中國市場的戰略,寶馬集團全球董事艾希納確認,寶馬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在華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產能有現在的30萬輛提升至40萬輛,再引進三個BMW車型。
艾希納在寶馬集團是主管財務的董事,在昨天的溝通會上,他確認寶馬集團已與華晨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第二階段的合資協議,合資合作期限延長至2028年。
艾希納稱,寶馬此時宣布對中國擴大投資是“正當其時”。因為“寶馬對于中國市場的規劃都是基于長遠的目標,寶馬的哲學一直是先去了解市場的現狀和前景,了解中國的市場在哪些地方還有潛力。”
國產車型增加至6個
發布會上,艾希納指出,未來寶馬集團對華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即在華產能擴充、關注中國消費者、推動本土研發和在華團隊成長。
目前寶馬在華合資公司——華晨寶馬主要生產BMW 5系長軸距、3系短軸距和長軸距、X1三個系列的車型,以及合資自主品牌之諾。艾希納表示在新的合資階段,華晨寶馬生產的BMW車系將擴大至6個,除了上述提到三個車型,一款專為中國設計的寶馬X3車型車、一款小于心系的入門級車型、一款極富功能性的車型(兼備實用性和駕駛性的家庭用車)都將在接下來的數年間被引入華晨寶馬。
艾希納稱,在過去的十年中,寶馬在華銷量維持了年均40%的增長,而未來10年寶馬在華還將維持10%增長。為此寶馬希望能夠在華維持一個靈活性產能,以便能快速應對市場的需求。
寶馬集團目前在華分別在北京、上海、沈陽建立了研發中心,其中沈陽的研發中心歸華晨寶馬,目前共有500名汽車工程人員,主要提供華晨寶馬之諾品牌的研發和BMW品牌國產車型新能源改造工作。而北京的研發中心則主要進行BMW品牌國產車型的本土化適應性研發。上海研發中心有兩部分構成,一是寶馬全球創意咨詢上海工作室,他對內對外承接創意咨詢業務;一是寶馬互聯駕駛實驗室,開發寶馬的互聯駕駛技術。
三個品牌進軍新能源
艾希納指出,寶馬堅信電動車在未來的不可替代性,并相信中國市場有可能發展成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寶馬希望能在中國以及全球建立自身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并表示未來寶馬在華的新能源汽車將由之諾、BMW i品牌和BMW傳統車型三部分組成。
對于之諾品牌的發展,艾希納指出,在之諾品牌發展的早期,該品牌將主要生產電動車,第一款產品1E已經上市,寶馬集團對其在銷量上并沒有更多期望,而是將其看成是實驗市場的產品,但希望它的第二款產品能夠走量。
今年9月份,BMW i3和i8將被最終引入中國,艾希納表示這兩款產品在歐洲和美國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并且供不應求,因此寶馬有信心在中國市場獲得認可。
同時,華晨寶馬沈陽研發中心還承擔了在華國產BMW車型的新能源研發任務,根據介紹,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BMW5系車型將在今年12月正式上市銷售。
但寶馬并沒有放棄對傳統內燃機的研發和投入,在寶馬已公布的中國投資項目中還包括一款三缸發動機和一款四缸發動機。艾希納告訴者這兩款小排量、高效能的發動機未來將可能搭載到準備國產的兩款小型車型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