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決定將自9月1日起免征部分新能源車購置稅,這對于新能源車發展可謂是一針強心劑。
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公布車型目錄。讓更多人選擇綠色出行,為可持續發展增添能量。
當下,能源供應緊張的警報一再拉響,無論從經濟的角度還是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角度考慮,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可謂順應趨勢之舉。那么,對于當下正在考慮購置汽車的朋友們來說,這項新政是否能起到市場催化劑的作用?目前,阻礙新能源汽車普及與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什么?作為月度覆蓋9200萬用戶的權威專業汽車網站,汽車之家聯合數家媒體進行新能源汽車消費者購買意向調查。
政策帶動明顯,超六成消費者表示會購買新能源車
調查顯示,因利好政策的出臺,有62.45%的受訪網友表示會購買新能源車,另有22.89%的人表示會看看之后再做決定,由此可見,我國新能源車市場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7553輛和1764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據著主導地位,產銷量分別為14243輛和14604輛,幾近占據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八成。而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中,絕大多數都是自主品牌汽車,可見,新政出臺收益最大的當屬自主品牌。以一臺國產電動車20萬元的價格來算,免除購置稅能為消費者省下近2萬元的金額,這是很大的稅收優惠。加上國內一、二線城市車輛限購政策嚴格,購車搖號難度大,新能源車單獨搖號甚至免搖號的優惠能共同刺激新能源車的發展。
價格高及配套設施不完善依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主因
調查顯示,盡管消費者購買意愿強烈,市場廣闊,但新能源車想要真正走進普通消費者的家庭還需技術、城市配套設施、政策、汽車廠商的鼎力相助。數據顯示,消費者選出的阻礙購買新能源車的因素中,價格高和配套設施不完善是最大障礙。相比普通汽油車的價格,新能源車的價格依然超出普通百姓所能承擔的消費范圍。而且,北京上海等地購買新能源車的數量主要受制于購買的便利性問題,也就是能否有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很多小區就是不給安裝充電樁,居民無法購買。這樣的難題只是有些政策性的推動措施,尚未真正解決。由此可見,新能源車想要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6%的消費者希望非插電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享受優惠政策
這次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政策,不僅是對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利好,包括純電動車特斯拉、寶馬進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i8和即將在國內銷售的寶馬純電動車i3,以及大眾即將推出的第一款大眾汽車品牌新能源汽車——up!電動車,也都享受到這個利好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汽車在華銷售的國產凱美瑞•尊瑞、進口雷克薩斯等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未受到這次免征購置稅政策惠及。此次調查顯示,有86%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希望國家將非插電混合動力車也納入政策補貼的范圍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