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是買車的必經環節,汽車旺季來臨,市民試駕熱情增加,不過對于車況陌生的新車,消費者試駕還需小心謹慎。如果4S店沒有給汽車購買商業保險,在車況沒問題、駕駛員駕照有效的前提下,發生事故所需的賠償將由駕駛員承擔。如果因為車輛本身或者未驗證駕駛人駕照問題導致試駕過程中發生事故的,4S店存在過錯并承擔和賠償相關的損失。業內人士建議,試駕前需仔細閱讀試駕協議,防止試駕發生意外后引發分責賠償糾紛。
大多消費者買車前先試駕
擺脫七八月汽車淡季,9月的江門車市逐漸進入旺季階段。而國慶作為三大購車旺點之一,成為汽車經銷商集中推銷、重點發力的時節。多數4S店在延續中秋購車優惠的同時,緊鑼密鼓策劃國慶優惠方案。部分經銷商借助節日來臨之際,發布新車提前吸引客戶。東風日產于上周末舉辦晨風E30上市會,東風風行也發起新車S30媒體試駕會。據業內人士表示,國慶的來臨,看車的市民增多,也帶動汽車試駕的火爆,“有時候一部車起碼有3組客戶排隊試車,整體市場比較火熱。”江門東風日產相關銷售人員表示,騏達、軒逸等熱門汽車試駕較為火熱,晨風E30上市后,也已經接到好幾位車主咨詢試駕。
汽車作為高檔耐用品,消費者不僅需要外觀吸引,還必須駕駛舒適,購買前試一試,一來可以貨比三家尋找最喜歡的車型,二來也可以在購買前試試圖個心安。“現在網上有很多車評,雖然有些寫得很具體,不過畢竟是作者的觀點,真實與否還是親自試試好。”車主李先生說。而近期試駕多款車型的市民曾先生也表示,通過對比試駕,車型的優劣勢才能夠客觀體現,“試駕一次,比看一天汽車資料還有效”。
而部分消費者則表示,現在的試駕還局限于柏油馬路的短途小路段,部分車型的性能未能完全體現,建議單次汽車試駕時間延長,使用多地形情況試駕汽車。
試駕事故頻發試車需謹慎
試駕是買車前必須的流程,而每部車的油門剎車位置及設置等大小不一,消費者試駕前對于該車型車況較為陌生,駕駛不當容易引發事故,每年有關試駕車的事故屢見不鮮。今年6月,319國道龍巖新羅區福建龍門鎮東風雪鐵龍4S店附近,兩車迎面相撞,造成5人死亡2人重傷的慘劇,其中掛著“試駕”牌子的車,四人當場死亡。近日,沈陽鐵西區北二路云峰街交通崗附近發生了一起5車連撞的交通事故,一名女子駕駛一輛剛開出4S店的白色保時捷試駕車連撞4車,事后不排除定損后駕駛人需要承擔高昂的賠償。
據業內人士介紹,不同車型的操作部件位置不同,試駕車發生事故與是否新手并無太大關系。“熟手對于開車的整體流程及遇事應急處理能力較強,不過新的車型畢竟與經常使用的汽車有所差異,使用的慣性讓他們也不能保證能夠嫻熟進行相應的操作。”江門市某德系汽車售后維修人士說,女性車主在駕駛手動檔汽車時,慌亂中容易踩錯油門,首次駕駛陌生車輛時發生的幾率更大。
試駕前需仔細閱讀協議
一般客戶前來試駕,4S店銷售人員將會要求客戶提供駕駛證,并簽訂試駕協議,其中多數4S店要求試駕車主擁有1年以上駕齡,而隨著試駕車型等級的提高,對駕駛人的要求也越高。
如果試駕途中不慎發生事故,又該如何分責?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目前對試駕責任劃分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相關糾紛只能按《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法律原則進行處理。而消費者簽訂的試駕協議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消費者在簽字前需認真閱讀條文,分清雙方承擔的責任。
“一般試駕車都已經上牌,不過是否交了商業險就因店而異。”江門市某日系汽車相關保險人士表示,如果4S店沒有給汽車購買商業保險,在車況沒問題、駕駛員駕照有效的背景下,發生事故所需的賠償將由駕駛員承擔。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