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首映 章念生
吉利并購沃爾沃,曾讓世界驚訝。4年間,吉利推行“沃人治沃,要在杭州”方略,崇尚“包容互鑒,和而不同”理念,推動沃爾沃“復興”,贏得業界敬重和好評,又讓世界刮目相看。
2010年8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18億美元,從福特購得沃爾沃汽車集團全部資產和知識產權。
為此,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他的團隊準備了8年,“光是閱讀的材料,就可裝滿整整一卡車”,僅在并購文件上蓋章,就花了整整一下午。
吉利并購團隊成員、富爾特集團一位從事并購30年的資深專家感嘆:“這是經歷過的最艱難、最復雜的并購案。”
并購完成后,吉利遭到質疑:有錢買下沃爾沃,有能力經營沃爾沃嗎?福特管不好,吉利能管好嗎?吉利能保住沃爾沃工人的飯碗嗎?吉利能擺脫國際并購“七成未達商業目標、七成敗因在于文化”的“七七規律”嗎?
如今,這些質疑已經煙消云散。
2013年,沃爾沃汽車盈利19.2億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約合0.82元人民幣),全球所有員工拿到相當于3個月工資的年終獎,屬近年來少有。
這些年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員工數量的變化,可畫成一條微笑曲線:1999年被福特并購時2.7萬,2010年被吉利并購時1.9萬,現在又回到2.7萬。
“沃爾沃員工非常榮幸成為中國公司擁有的品牌。”沃爾沃汽車集團副董事長漢斯—沃勒夫·奧爾松這樣評價。
吉利成功融合沃爾沃,靠的是什么?
靠溝通互信,靠合規合法,靠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底蘊,更靠中國經濟實力的飛躍發展。
與工會組織建立良好溝通,坦誠相見,同舟共濟,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
尊重西方企業治理架構,實行目標管理,有效放權,讓管理層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
包容不同意見,鼓勵思想碰撞,強調人文關懷,用“和而不同”化解矛盾沖突。
借國家開放“東風”,緊抓市場機遇,“買船出海”,開創性地融入全球企業競爭大潮。
2010年完成并購時,李書福說:“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兩者是兄弟,而非父子。”
如今的“吉沃兄弟”,既具東方所有權和文化智慧,又有西方技術和治理架構,打造了跨國公司新范式。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