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航天科技讓汽車"升艙" 未來更智能和舒適
2014年12月29日來源:新京報

  航空航天技術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其科技成果的民用化也備受關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2000多項航天技術成果運用到國民經濟領域。在汽車領域,航空航天技術的應用,使汽車變得越來越安全和智能。

  早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為了縮短飛機著陸時的滑行距離、防止輪胎在制動時跑偏、甩尾和劇烈磨耗,飛機制動系統開始采用ABS,成為飛機的標準裝備,很快,幾年后ABS技術就在福特公司的林肯車上得以體現。到了今天,ABS已經成為大多數汽車的標配,據悉,在歐洲很多國家,法律更是強制規定ABS裝備于各型轎車。

  鋰電池讓汽車“環保又續航”

  電力是航天器的生命,是保障航天器在宇宙空間中行走的關鍵因素,其對供電系統的要求非常高。近幾年逐漸興起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依靠電力,而電動汽車要求車載電源不僅具有卓越的續航里程,還能夠耐受惡劣環境,特別是長時間振動,這一點與航天電源非常類似。

  2009年,日產汽車公司首次公開展示了全球第一款經濟型零排放汽車聆風,該車配備了先進的由鋰離子電池驅動的車輛底盤,續航里程可達160公里以上。

  據悉,NASA目前也在研制更可靠的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可以為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提供電力,同時也將使電動汽車從中獲益。

  12月16日,北汽推出的兩款新能源電動汽車EV200、ES210配備的三元鋰電池使這兩款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均超過200公里,使中國純電動汽車的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此外,另一個在汽車領域得以應用的航空航天技術就是氫燃料電池的使用。氫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就是讓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產生有用的電、熱能和水,這一技術曾為阿波羅宇宙飛船的分離艙提供動力,目前主要應用于公共汽車上。

  碳纖維復合材料讓車輛更“輕”

  一直以來,如何制造又堅固又輕量的汽車是工程師們頭疼的事情, 據悉,航空航天科技領域中的高強度輕量化材料的應用、熱成型工藝、激光焊接技術等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一家英國材料系統實驗室曾對碳纖維復合材料減重效果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碳纖維增強聚合物材料車身重172kg,而同樣車型的鋼制車身重量為368kg,減重約50%。

  但在目前由于碳纖維成本較高,這種材料在汽車中的應用還沒有普及,僅在一些賽車、高級轎車上使用。據了解,目前自研發之日起就應用鋁合金、碳纖維等材料的車型中,寶馬i3車型44.98萬元的售價已算親民。

共 2 條 1/212下一頁末頁
TAGS:航天科技 汽車 | 責任編輯:車新聞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