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汽車進口量約為107萬輛,但平行進口車僅為8 .3萬輛左右,在進口車總量中占比不足8%。不過今后,這一情況或將有所改變。
1月7日晚間,上海市商務委宣布,上海自貿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的提議已經得到國家商務部的復函認可,這就意味著此后經由上海自貿區購入的平行進口車得到國家的政策認可,并享受到更為完善的售后服務。
經銷商未雨綢繆平行進口車
根據《通知》要求,試點經營平行進口車的企業需符合四項要求:首先,從事汽車銷售業務5年以上,具有最近3年連續盈利的經營業績,上一財務年度汽車銷售額超過4億;其次,具備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維修、服務、零部件供應網點與設施;再次,信譽良好、具有采購渠道和汽車銷售服務行業經驗;第四,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具有汽車經銷資質的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作為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的經銷商。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汽車經銷商也隨之聞風而動。有消息稱,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包括龐大汽車、亞夏汽車、廣匯汽車在內的多個經銷商集團都已布局平行進口車業務。亞夏汽車發布公告稱,亞夏汽車與安徽潤南控股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合資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上海亞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廣匯集團副總裁、廣匯汽車執行董事孔令江也表示,廣匯汽車正在規劃平行進口車業務。相比前者的未雨綢繆,龐大汽車則成立了平行進口車大區,研究平行進口車業務和政策,并在其經銷店中開始出售來自中東的平行進口車。
規模受限僅為補充
事實上,近年來在國內現行進口車總代理經銷體系下,部分熱銷進口車型與歐美市場的價差明顯,普遍遭到詬病,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打破進口車垂直壟斷之下的價格虛高。而平行進口車的價格一般會較4S店折價15%~20%。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表示,隨著汽車平行進口的放開,將形成更加充分市場競爭的“鯰魚效應”,從而有望使整個進口汽車市場的價格更為合理。
不過,在2015年有望修訂實施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規定,進口車不得在中國“二次銷售”,這將導致目前約占平行進口銷量近四成的美規車未來無法在國內銷售,平行進口車的車源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影響。不僅如此,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由于平行進口車的進口相對零星、少量,因此,其將面臨更加高昂的物流和運輸成本。
此外,隨著當前國內授權進口車經銷體系價格受到市場放緩等因素回落的影響,平行進口車的價格優勢也在逐漸淡化。以寶馬X 5為例,某平行進口車商起售價格為69.99萬元,而授權經銷商處的終端售價已到74萬元左右,價格差距僅為4萬元左右,而授權4S店還可以享受更好的售后服務保證,這導致不少車主轉而購買授權進口車。
“平行進口車更可能發揮補充的作用”,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在規模上存在限制,因此平行進口車并不會顛覆或取代當前的進口車體系。
[關于]
平行進口車
所謂平行進口車,是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并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