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在俄遭遇黑色2月 國產乘用車艱難前行
2015年3月18日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俄羅斯車市進一步惡化,這或讓中國車企擺脫出口低迷現狀的希望再度落空。

  力帆股份(601777.SH)近日發布的銷售快訊數據顯示,今年1~2月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銷量為17762輛。這與去年同期的23139輛同比下滑23.24%。

  受 俄羅斯等海外市場拖累,力帆汽車(微博)最終也難逃銷量下滑的命運。有業內數據顯示,2015年1月,國產廣義乘用車出口共30404輛,同比去年的34708輛 下降了12.4%,在國產車出口量前十名的企業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力帆汽車,1月出口6478輛,同比下滑10.9%。

  俄羅斯車市慘淡

  針對盧布大幅貶值,力帆股份曾在2014年12月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在前期作了充分準備,主要應對措施包括將盧布在俄羅斯使用,用于俄羅斯利佩茨克經濟特區新建廠項目、購入俄羅斯木材等貨品銷往國內等,避免形成較大匯兌損失,以及適當提高汽車產品銷售價格。

  去 年12月,力帆汽車在俄羅斯銷量一度回升,從3182輛同比增長21%至3866輛。2014年,力帆汽車對全球出口70812輛,增長幅度達到 21.62%,在中國汽車出口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逆勢增長。力帆汽車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牟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企業出口大幅增長有一定的運氣,也跟力帆 汽車早作準備有關。力帆在海外的主要市場是俄羅斯,雖然力帆受到沖擊,但因為在當地有在建工廠,通過投資沖抵了損失。

  然而,隨著俄羅斯車市 急劇下滑,包括力帆汽車在內的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都明顯受到負面影響。雖然俄羅斯車市去年12月結束了連續12個月滑坡,同比小幅增長2.4%至27萬輛, 但2015年銷量又急轉直下,連續兩個月銷量大幅下降,今年1~2月銷量加起來幾乎和往年一個月銷量相當。根據AEB歐洲商會數據,2015年1月,俄羅 斯市場輕型車銷量為11.54萬輛,同比下滑24.4%;今年2月份俄羅斯市場銷售12.83萬輛輕型新車,同比大幅滑坡37.9%。

  據媒 體報道,中國車企今年2月在俄羅斯市場集體暴跌,且幅度遠超俄車市平均水平,多家中國車企在俄羅斯銷量歸零,而在俄羅斯業務規模較大的中國自主品牌主要是 力帆、奇瑞、吉利和長城四家,2月都遭遇50%以上的暴跌,其中力帆2月銷量為721輛,同比下跌53.4%,前兩個月銷量為1484輛,同比下跌 44.3%,市占率從0.7%降低至0.6%。而吉利、奇瑞以及長城2月在俄羅斯銷量分別為681輛、402輛和402輛,分別下滑60.2%、 76.5%和71.3%。

  中國汽車出口持續遇冷

  俄羅斯市場遇冷,這讓中國汽車出口再蒙上一層陰霾。此前,隨著巴西對進口汽車征收的工業產品稅(IPI)稅率從7%~25%提高到37%~55%,中國汽車對巴西的出口量明顯滑坡,而中東等其他出口市場也存在諸多風險。

  據 中汽協的統計,2014年,我國乘用車出口53.30萬輛,比2013年下降10.61%,這已經是繼2013年下降9.82%之后的“兩連跌”。在乘用 車出口“十強”企業中,奇瑞、吉利、長城、江淮等,在2014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吉利汽車出口6.19萬輛,比2013年下降 47.99%,已經接近于“腰斬”;而長城汽車出口只有3.13萬輛,同比下降27.14%。中汽協方面表示,乘用車出口再度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際經 濟形勢不景氣,導致國內汽車出口量再度下滑。

  2015年1月,中國汽車整車出口表現依然不佳,共出口7.42萬輛,環比下降18.85%, 同比下降16.22%;出口金額11.12億美元,環比下降34.94%,同比下降11.60%。在汽車主要出口品種中,與上月相比,轎車、載貨車和客車 三大類品種出口量均呈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出口量小幅增長,轎車和載貨車有所下降。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中國汽車出口連連下滑,除了國際經濟不景氣這一原因以外,與中國汽車產業自身未練好內功也有關系,在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方面依然深度依賴國外車企。

  “在北京,出租車幾乎是清一色的北京現代,在上海,出租車基本上是上海大眾的桑塔納,中國自主車企在自己家門口的市場都沒有好好做,在技術創新和品牌方面依然很弱,更別談到海外市場與外資品牌較量。”周世儉說。

  周 世儉談到,中國高鐵技術一開始是也是從日本、德國引進,但通過不斷學習吸收,現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正被中國政府積極地向國際市場推廣。此外,中國在家電 等行業也在快速發展起來。而在同樣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即使是勞動密集型的中國紡織服裝等產業靠自主創新依然保持出口增長,紡織服裝等產業正面臨 著東南亞競爭對手以成本優勢奪食,與汽車產業的出口壓力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中國自主車企卻在全球市場節節敗退,這應引起中國汽車產業反省,此前以市場 換技術的戰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失敗的,中國自主車企的研發創新能力,甚至不如韓國的車企。

  同樣面對俄羅斯汽車消費下滑,韓國車企的跌幅遠低于俄車市平均水平。今年2月,現代汽車在俄羅斯銷量下降了5%,起亞汽車減少6%。

TAGS:國產 乘用車 | 責任編輯:車新聞編輯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