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白皮書向來是各行各業發展趨勢和熱點呈現的指向標,此前,在天貓車站認證體系發布會現場,一份由天貓車站、F6汽車科技與同濟大學共同推出的《汽車后市場乘用車維保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為《白皮書》),分析了2018年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分布、業務布局等現狀。這些數據大部分由F6汽車科技提及,還有一部分來自天貓車站和新康眾,囊括了維保門店、消費者以及品牌商在內所關心的行業現狀和發展態勢。而這份看似充斥著復雜數據的行業報告,細看之下卻不乏行業趣味。
(汽車保養量數據來源: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維修廠總量數據來源:新康眾大數據)
小占比,大收益
對于維修門店的業務布局方面,《白皮書》中呈現了2018年各類維修保養門店的各經營項目客單價、臺次占比、工時數占比以及產值占比。從門店各項目的臺次占比來看,洗車作為車主日常需求較大且快捷的項目,單占比遙遙領先,可高達51%;但反觀其產值占比,卻只有4%。有趣的是,臺次占比僅為2%的鈑噴服務,卻能為門店帶來大約10%的產值,比例遠遠高于洗車項目。這是由于汽車項目雖然臺次占比較大,單價卻低,鈑噴服務則因其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單價,為門店創造了較高收益。不過鈑噴服務的工時數占比卻達到20%,這意味著鈑噴項目時需要提高其工作效率。
(4S店工時費占比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工時費,要不要?
在各項維保服務的背后,工時費可以說是是獨立售后維修保養門店的一個痛處。根據數據顯示,獨立售后維修門店的工時費占比是32.54%,4S門店的占比則有62.3%之高,也就是說,獨立售后門店的工時費占比只有4S門店的53%,同樣是維修保養門店,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這要歸咎于長期以來,獨立售后門店品牌較弱,沒有讓車主形成長期穩定的依賴和信任,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是由于此類門店帶給車主服務體驗較差,使得即使有優質服務的門店,也無法收取應有的工時費。但是,隨著配件趨于同質化,價格越來越透明,人工成本逐步攀高,維修門店應該實行配件和工時分別計價的方式,從而提高工時費占比。而要想提高工時費占比,獨立售后維保門店必須提升自身門店品牌形象,為客戶提供標準、透明、有保障的維保服務。
(4S店工時費占比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新能源汽車的維修市場潛力
如今的汽車市場,新能源車卯力成長,逐步形成與傳統汽車二分天下的局面。針對這兩種車型,《白皮書》交出了一份關于客單價和故障單占比的對比分析數據圖。從分析來看,傳統汽車的保養客單價為757,新能源則僅有193。但在維修客單價方面,新能源汽車則以1329高于931的傳統汽車,相對應的故障單占比,也是新能源車(36.7%)高于傳統汽車(26.3%)。總而言之,就是新能源車保養的客單價是傳統汽車的25%,維修客單價卻是傳統汽車的1.43倍,且故障率也較高。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由于新能源汽車的售后體系還不夠完善,市場上能夠對新能源車進行維修的門店并不多;另外,新能源車開發時間較短,其技術與傳統汽車相比還不夠成熟。根據這一分析,維保門店可以嘗試增加對于新能源汽車維修的技術和設備,拓展自身業務。
“開不壞的豐田“,維保費用僅次于豪華品牌
《白皮書》中還分析了部分車輛的年均維修次數及其維修費用。其中,奔馳、寶馬、奧迪一類的豪華汽車品牌的維保費用遠高于后面的汽車品牌,費用幾乎是其他品牌的兩倍以上,居于圖表中的第一陣列。出人意料的是,日系品牌豐田汽車的質量向來為人稱贊,其年均維保次數和費用卻緊隨奔馳、寶馬、奧迪之后,排在了第四位,雖然豐田的年均維修次數僅為1.98次,但其年均維修費用卻高于年均維修次數為2.17和2.15的別克和大眾品牌;在保養方面,豐田依然以年均2.99的次數排名第四。引人注意的是,在一眾品牌中,年均保養次數最多的日產,高達3.16次,其保養費用卻只排在第9位。
由于F6系統(天貓車站唯一指定系統服務商)目前只完成了對全國4000多維保家門店的調研和信息采集,但天貓車站《白皮書》中的這一系列數據提供,仍然可以為獨自發展的售后維修保養門店提供有效的運營管理、客戶服務以及項目經營方面的策略參考。同時,天貓車站所擁有的豐富資源,也能夠助力門店多維度提升服務品質,從而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標準、透明、有保障的維保服務體驗。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網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