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會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產業聯盟的成立是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發揮整體優勢、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舉措,今后聯盟還將逐步向"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央企電動車聯盟啟動13億 將逐步吸納民企
2010年8月19日來源:本站編輯

  8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會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產業聯盟的成立是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發揮整體優勢、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舉措,今后聯盟還將逐步向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開放。另悉,該產業聯盟初期啟動資金為13億元,根據項目計劃來安排資金。

  18日下午,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出席會議作重要講話,并現場為該產業聯盟揭牌。此外,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多個部委有關負責人及16家央企負責人到會,其中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一汽集團總經理徐建一、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楊慶現場致辭。

  據介紹,該產業聯盟是由一汽集團、中海油、中石油、國家電網等16家央企發起設立的非盈利性組織,下設整車及電驅動、電池、充電與服務3個專業委員會。國資委推動央企成立電動車產業聯盟,旨在有效發揮央企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中的帶頭和引領作用,形成合力加快推動我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聯盟的方式,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協同發展,快速、有效的突破電動車產業核心技術,盡快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

  電動車產業規劃很快報批

  據了解,電動車作為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技術轉型的重要途徑,已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汽車制造廠商共同的戰略選擇。今年6月,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專程赴法國、德國等考察電動車行業的發展,目前各國電動車商業化處在起步階段,不過多數國家已將電動車列入國家戰略層面來推動發展。

  “我認為中央企業應扛起這面大旗,一定要下最大決心把事情辦好,現在需要整合人才和資金。”李榮融指出,由16家中央企業發起成立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的主要任務是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推動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的開放技術平臺,統一產業技術標準,共同研發電動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術成果,促進我國電動車的應用普及與市場發展,全面提升我國電動車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全球競爭力。

  據悉,國務院此前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未來3年我國將形成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在整車研發、設計、制造方面,一汽、東風、長安等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電動車已經下線運行。在電池研發制造方面,中海油力神、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中航工業洛陽院等企業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李榮融指出,從我國電動車產業目前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央企已具備發展電動車產業的整體優勢:一是產業鏈比較完整。二是在研發方面具備較強基礎,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三是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并通過了專家評審,對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指導作用。四是國資委堅定不移地支持中央企業加快發展電動車產業,并作了相應的安排。

  會上,曾擔任東風汽車總經理的工信部副部長苗圩透露,目前,電動汽車總體產業規劃初稿已基本完成,進一步完善后將提交國務院審批。

  今后向民企和外企開放

  對于聯盟下一階段的工作,李榮融要求各聯盟成員堅持市場化原則發展,按照央企電動車發展規劃要求,優化資源配置,切實避免重復建設。同時,聯盟要高度重視市場開發,發揮各自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產業聯盟成立后,將從技術研發、標準設定、知識產權共享、政策研究、產業協調、合作交流等方面著手開展工作。目前,還有一批中央企業如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對參與聯盟工作十分踴躍和積極。在未來的發展中,聯盟將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進一步吸收國內、外其他相關企業加入。

  “今后這個聯盟還要更開放,央企先走去探路,等看見路了,還要歡迎大家來。”李榮融稱,電動車產業不僅是造福中國,也是造福全人類的事情,參加的人越多,完成任務就越快。

  苗圩:總體投資1000億不算多

  另據國資委有關人士透露,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初期投資13億元。“真正要做這件事情,錢還是比較欠缺,需要起步資金進行推動。”李榮融稱,這13個億啟動資金是跟項目走,根據項目計劃來安排資金。

  有報道稱,根據籌備方案,到2012年,央企大聯盟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將增至1000億元。“從產業聯盟投入來看,社會上說要撥1000個億。”苗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算上企業、科研單位、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投入,“1000億不為多”,當然具體如何來分擔這筆投入還須細化。苗圩認為,總體來說,作為一個產業的發展,投入的主體應當是企業應,不過在一些核心的共性技術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也一定會拿出相應的資金給予支持。

  苗圩稱,電動車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今后聯盟將吸納地方國企、民企,甚至是一部分外資企業,逐漸加入進來,使這個平臺真正能為全行業服務。

  “關鍵技術仍十分有限”

  談及我國電動車行業的技術問題,李榮融在講話中表示,我國已經掌握了電動車整車開發的關鍵技術,形成了各類電動車的開發能力,實現了電動車關鍵零部件的自主開發和商品化,特別是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研發和應用上處于世界前列,加快發展電動車產業將改變現有汽車產業技術來源現狀,通過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表明,我國電動車行業已初步掌握一定自主知識產權,在電機和電池等方面已初步具備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評價說。不過,賀化同時指出,我國電動車產業的關鍵技術仍十分有限,相關專利散而不專,尚未建立足以支撐產業的專利保護網絡。

  李榮融說,加入聯盟的企業需要各自發揮專長,一起把電動車的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拿下來,整個產業共享,現在需要的是“共同發展”。“就是要防止重復建設,如果你也投錢,我也投錢,弄半天都不先進,意義就不大了。”李榮融稱,共性技術大家一起來做貢獻,汽車造型等專有個性化技術可以各自開發。(文/李宗品)

  背景:

  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

  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是相關中央企業本著“自愿、平等、合作、互惠”的原則,發起成立的非盈利性組織。聯盟下設理事會、秘書處,以及整車及電驅動、電池、充電與服務三個專業委員會。目前,聯盟共有16家發起單位。

  16家央企全名單

  整車及電驅動領域: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東風汽車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南車集團公司;

  電池領域: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中國航天控股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充電與服務領域: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TAGS:電動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