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擴張、瘋狂布網VS嚴峻庫存、價格血拼
中國汽車市場地位的變化,給中國車企帶來了集體擴張的強烈欲望。在經歷了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之后,中" />
中國汽車市場地位的變化,給中國車企帶來了集體擴張的強烈欲望。在經歷了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汽車以年產銷超過1350萬輛,首次成為世界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這也為2010年車市種下了瘋狂增長的種子。
2010年初,各大車企不約而同加快了擴張步伐,在全國范圍內排兵布陣,信心爆棚地勾畫出2010年的宏偉計劃。然而,從2010年前三季度的表現來看,與產能擴張的狂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巨大的經銷商庫存壓力和終端的價格血戰。
矛 紛紛擴產
在去年國內新車銷量大幅上漲近5成的背景下,國內汽車企業信心倍增,其產能擴張的步伐也大幅加速。北京現代三工廠、東風本田二工廠、東風日產花都二廠、華晨寶馬二期擴建等合資企業的新工廠相繼獲批和動工。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擴張計劃更為迅猛,比亞迪新增80萬輛產能,吉利汽車新增的產能在100萬輛以上,長城汽車在天津的新基地規劃的產能也在50萬輛。
地方政府熱衷于上馬汽車項目自主品牌,不斷推出的優惠政策也助推了自主品牌擴產、開建新廠的步伐。根據汽車企業已經公布的擴產規劃,比亞迪、吉利、奇瑞、華晨、江淮等自主品牌車企均計劃2012年產能達到百萬輛規模。
大多數車企表示,市場還有增長空間,產能過剩在今年不會馬上顯現。“今年有望突破1700萬輛的銷量,說明市場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而且我們現在同時供應國內和海外兩個市場,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海外市場今年升溫的跡象也非常明顯。”一位自主車企老總如是說。
渠道膨脹
瘋狂的產能擴張需要大量的渠道擴張來消化。合資品牌方面,東風悅達起亞在今年初就宣布:2010年公司銷售網點數量將繼續擴張,計劃今年年底擴張至440家,這一數量,是其2008年網點數量的1.5倍。
豐田汽車計劃使在華的經銷商數量較2009年新增近百家,到2010年底達到約650家。本田、日產今年也有在華擴張網絡的計劃。其中,本田經銷商數目今年底將達760家,東風日產專營店將由408家增至今年底的620家。
“守住大城市,力推中小城市,拓展縣級市及鄉鎮”,是吉利、奇瑞、比亞迪等自主品牌車企正在加大力度做的事。同時,隨著國內眾多的合資企業集團發展各自的自主品牌,一大批新增的渠道已經在今年出現。比如廣汽自主品牌理念、東風日產的啟辰、上汽通用五菱的寶駿等,都將在全國各地開辟全新的營銷渠道。
盾 庫存壓力
一邊是大張旗鼓地擴張,另一邊是逐漸顯現的庫存壓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847.22萬輛和718.53萬輛,其庫存量就高達128.69萬輛,給下半年的車市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的8成自主品牌車企上半年都沒有達成“時間過半、銷量過半”的目標任務。有專家樂觀地表示,近130萬輛的庫存相當于國內汽車一個月的銷量,不需要擔心。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130萬輛的庫存緊接著遭遇了7、8月兩個月的市場淡季,并且這130萬輛的庫存僅僅是企業庫存,不包括經銷商的庫存,也就是說,實際庫存量遠大于這個數字。
有專家注意到,國內的汽車庫存周期也有逐漸增長的趨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7月,汽車庫存周期逐月增長,由2月份的41天逐步增長到7月份的58天,增長了17天。“這對汽車企業和經銷商的資金周轉帶來很大影響。”中汽研中心主任趙航表示,“企業的庫存量在加大,如果一味地按照原定的產銷目標來組織生產,對于企業的資金占用率會加大,周期也會拉長,建議車企調整全年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一些自主品牌企業實際上確實調低了銷售目標。即便如此,一些經銷商也表示,“實現調整后的目標,難度也挺大。”
價格大戰
經銷商的庫存量高,銷售壓力大,只有通過降價促銷才能吸引消費者。
成都車市是全國車市的一個縮影。上半年為了完成提車量,保證拿到上半年的返利,眾多經銷商硬著頭皮按廠家要求提了一定量的車子。然而,由于庫存量太大,從7月份開始,消化不良后果漸漸顯現。因此,經銷商的降價聲此起彼伏。
進入9月,眾多廠商似乎并沒有體會到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價格大戰仍在繼續。據一位代理某合資品牌A級車的車商透露,“成都車展期間原本以為可以在保利的基礎上取得銷量,結果發現幾家同品牌經銷商殺價殺得厲害,一臺車要虧一萬多元。”迫于虧損的壓力,九月份車展剛一結束,眾多合資品牌經銷商就收回了此前放出的優惠政策,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收回是暫時的,如果四季度銷售再度出現困難,價格戰還將出現。”
這一點在自主品牌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知名汽車專家蘇暉指出,隨著合資品牌推出更多的低端車,以及做自己的自主品牌,中國本土的自主品牌企業在擴產、高目標的壓力下,步履維艱。
同時,蘇暉認為,“降價可以盡量完成銷量任務,經銷商的贏利水平卻很難保證,其積極性也會受挫。長此以往,廠商之間的矛盾將會再次被激化。”
國內主要車企擴產消息速遞:
廣本:擴產12萬輛
廣汽本田今年上半年即宣布啟動擴能計劃,根據規劃,增城工廠產能將由年產12萬提升到24萬輛。
日產:擴產70%
總投資約10億人民幣的鄭州日產第二工廠投產后,鄭州日產總產能將由現在的6萬臺上升到20萬臺。日產汽車CEO戈恩曾表示,2012年前,日產中國工廠年產量將由53.5萬輛擴大70%,至90萬輛。
北京現代:產能規劃達100萬輛
北京現代將在華建立一個年產能40萬輛的新工廠,這在此前第三工廠將年產30萬輛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0萬產能。未來北京現代的產能規劃將達100萬輛。
大眾:成投資建新廠
大眾汽車2009年-2012年對華投入總額將達到60億歐元。其中60%用于新工廠建設。
中國前12位汽車品牌廠家銷售目標一覽:
汽車企業 2009年銷量(萬輛) 2010年銷量目標(萬輛) 增長幅度 2015年銷量目標(萬輛)
上汽集團 272 300 10.3% 500
一汽集團 194 230 18.6% 400
東風集團 189.8 222 17% 400
長安集團 186.3 220 18.1% 300
北汽集團 124.3 150 20.7% 300
廣汽集團 60.66 72.75 19.9% 200
奇瑞汽車 50 70-90 40-80% 300
比亞迪汽車 44.8 80 78.6% 300
華晨汽車 34.8 50 43.7% 100
江淮汽車 32.2 50 55.3% 200
吉利汽車 32.9 50 21.6% 150
長城汽車 22.5 40 70% 200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