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文章之初的話:前一陣子有個網友跟筆者我聊天,提到了這關于減速玻璃的問題,他義正言辭的告訴我,開摩托100km/h時速和開車100km/h時速的感覺就不一樣!但是他卻沒有想過,又不是《" />
其實很多汽車方面的常識可能與你自己和口口相傳的那些東西存在著偏差。當然本文內容的論據皆來自一些汽車歷史、汽車廠家技術人員的相關技術介紹等,希望能給你的汽車生活帶來一定的幫助。
最受爭議的問題:汽車減速玻璃
其實當要寫本文的時候,本來打算先寫關于這汽車鐵皮厚度的,但是在確定內容的時候,關于汽車的所謂減速玻璃的爭議卻是最大的。當然,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汽車前擋風玻璃的減速效果是存在的,否則這從中國60年代起就開始叫的減速玻璃就不應該存在了。
其實所謂的“減速玻璃”最早就是從上圖中的老皇冠開始叫起的
論點有2:一種是說汽車減速玻璃是汽車廠商忽悠消費者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存在,而之所以減速只是因為駕駛者所感受到的參照物不同而感覺減速,而另一種說法則是認為,減速玻璃是存在的,原理是凹凸鏡的光學效應,要不開摩托為啥比坐在汽車里面時候的同樣是速情況下的速度感覺不同?
車輛前擋風玻璃真的有減速效果?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汽車的玻璃不存在減速效果,先不要忙著否定我的說法,請看官繼續往下看。
第一,汽車在設計之初最基本的理念是需要將汽車上所有配置配件傳達給駕駛者的各種路況、天氣情況、光線等等所有信息必須盡量準確且清晰,這是基本!
第二,如果你物理以及物理里面的光學方面知識學的沒問題的話,那么如果汽車玻璃存在光的折射而影響駕駛者對于速度出現偏差……那么這將違背玻璃的光線折射等原理。
第三,前擋風玻璃厚度不同,帶有弧度不同,但是就好像你帶的眼鏡,如果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因為凹凸鏡原理致使駕駛者有速度降低或者增加的感覺的話,那么戴著眼鏡開車應該會“別有一番情趣”才對呀。
質疑問題:如果不存在減速玻璃的話,那么為什么會有減速感覺?
解釋前首先讓我們先明白人類是如何感知速度變化的,人感知物體運動速度快慢的參數是角速度(單位時間內角度的變化),而不是線速度(單位時間內距離的變化)。相同線速度的物體,如果越近,角速度就越大,越遠角速度就越小(線速度就如同等腰三角形的底邊,距離就是三角形的高,頂點與底邊的夾角就是角速度。顯然如果底邊長度相同,高度不同,頂角的大小就完全不同)。(下頁“減速玻璃”的原理)
打個比方,從山上看動鐵的速度快么?其實速度真的很快,只是你的參照物給你的視覺誤差而已
當然,并不排除那些汽車設計者的理論是錯的,畢竟這個說法來自中國,所以如果您有不同理論 請在下邊留言,拜求您的正確理論。第2頁:問題解答:汽車減速玻璃并不存在原因一:參照物與駕駛者和車的距離不同
一般當你行駛于高速公路、曠野等地的時候,不管你開多快都會覺得不快,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你的前方視野是非常開闊的,或者視線內的可參照物比較單調,這時候你的主要參照物是車輛遠方的道路等參照物,所以你會感覺速度比較慢,不管這個時候從車內前擋風玻璃還是將頭從天窗探出都會感受到相同的速度,雷同于成語:望山跑死馬。
這是超音速火箭車,夠快了吧?但是如果你距離它幾公里遠的話,你一樣感覺不到它的震撼
坐在飛機上你永遠不會覺得飛機速度快,那是因為你的參照物不是另一架飛機
而如果你在建筑物以及路邊參照物比較密集的地方行駛的時候,因為你的視線內參照物變的更加繁復,包括了車的遠方正前方的5個視角、車的近距離正前方視角以及車的近距離車前左、右方向等等更多的參照物因素。而我們看前方的景物時,是由遠而近,景物始終在我們的視線范圍之內,我們的視線很容易跟蹤,當它離你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卻被車頭
上圖就是“高端車”的視覺誤差原因
也就是說不同的車,由于車頭長度、玻璃斜度、座位高度等均有不同,所以視角就會不同,能看到的最近參照物物距離也不同,角速度就會不同,感覺速度就不同。高檔小車,由于引擎部分較長、玻璃斜度大、駕駛員坐姿低等,這樣視線就越平,駕駛員能看到的最近距離較遠,視角較小;緊湊型車,由于引擎部分較短等原因,駕駛員能看到的最近點較近,視角較大,因此高檔車的速度感明顯比緊湊型車要慢。
原因二:除視覺感受外的其它感受參照物不同
很多人說高檔車的前擋減速效果好于低端車,其實筆者我也有類似感覺,比如前一陣本站做寶馬新5系和大眾新寶來的測試(寶馬新5系相關測試/體驗文章請點擊這里),尤其當剛開過了新寶來后立刻駕駛新5系的時候感覺尤為強烈,而這種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視線、視角的問題,其實還因為懸掛軟硬調節、靜音強度方面的綜合原因,打個比方,如果你剛開過別克君越立刻駕駛大眾輝騰或者奧迪A8的話,行駛速度感受會相同。
在這樣的公路上形行駛,音速以下你不會覺得你的速度很快,因為你幾乎沒有參照物
其實就是車行駛得越平穩就越有慢的感覺,比如駕駛某高端車在路況差的鄉村道路上開50km/h會感覺到速度略快,但是在平整的高速公路上開100km/h也不會有快的感覺。同理,噪音的靜音效果,高端車降噪效果好,那么開快開慢的車內噪音都不會大,而低端車卻正好相反。
上圖的車的隔音效果和懸掛能達到的舒適效果一定比下圖好很多
“減速玻璃”的“原理”總結:
其實究其這“減速玻璃”的由來,其實是中國60-70年代曾經開大貨出身,后來開上了那批中國從日本進口來的豪華的皇冠、藍鳥等進口的小轎車,發現開大卡車與開小汽車會有明顯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識解釋這種現象,于是乎就認為是老外在小汽車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減速,于是就發明了“減速玻璃”這個詞。
即使是現在,當你問到國外的汽車技術人員這個“decelerating glass”的時候,對方第一反應一定你from China或者根本沒聽說過所謂的“減速玻璃”,至少當筆者問及某知名汽車品牌的一個設計師大叔此問題的時候,他的回復原話是這樣的:肯定有人認為是玻璃里面加了什么東西,或者是貼膜導致的。這種人多半是30歲以下的。他們也不想想,70-80年代初期哪有貼膜呀,可減速玻璃就是那時候開始提起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