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CLS和寶馬5系GT,其實沒有太多的共性,除了四門四座、前置后驅,或許就只剩下同是豪華車這個貌合神離的相似點了。不過這沒關系,我們這期的主題就是豪華運動,奔馳CLS是四門Coupe的"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奔馳CLS對比寶馬5系GT 先鋒派遇上新銳
2010年12月30日來源:本站編輯
  奔馳CLS和寶馬5系GT,其實沒有太多的共性,除了四門四座、前置后驅,或許就只剩下同是豪華車這個貌合神離的相似點了。不過這沒關系,我們這期的主題就是豪華運動,奔馳CLS是四門Coupe的始作俑者,5系GT是寶馬稱之為PAS理念的處女作,在大膽、創新、科技、豪華方面,兩者有著共同語言,同為志向遠大,或會惺惺相惜。
  被寶馬稱為PAS理念的5系GT,是集豪華轎車、多功能車與四門GT跑車優勢于一身的,聽起來比較復雜,按我的理解呢,屬于那些追求美妙長途旅行人的最佳用車。對于奔馳CLS,用四門Coupe,就可以精煉概括它,它屬于Coupe,有著最性感的曲線,最優美的跑姿,最卓越的性能,同時還是一部可以讓4個人一起舒服地享受這種拉風運動的高檔車。

  如果你問我這兩部車哪部更漂亮迷人,我或會說那應該是奔馳CLS,她舒展修長,像是T臺上的模特,惹眼又有氣質,是奔馳的天性使然,還是設計的高明之處,我說不清楚,反正CLS充滿著年輕和叛逆精神,是一部并不像奔馳的奔馳車。

  巧的是,5系GT也一樣的獨特,看她外形,高又不是特別高,長也不是特別長,唯獨視覺上就特別威風氣派。真說不出5GT在設計上有什么驚人之筆,但它確實給人很獨我的觸動,看到了這部車,我才明白,對于寶馬的下一個產品,我根本無法預測,即便我很自信非常了解這個豪華品牌。
  CLS的本質是Coupe,所以,當我壓低屁股,貓身坐進CLS500的時候,Coupe的動感立刻會籠罩著我。它的車窗狹長、A柱結實,方向盤幾近調節到垂直位置,這些,都是跑車的設計思想吧,座椅并不顯得硬朗,可以很好包容我的身體,但身處其中,能感到一種緊迫感,有來自視覺的,也有來自空間的。但這份緊迫感,會在CLS豪華內廂氛圍中慢慢地溶解,看到那迷人的儀表臺曲線,雅致的桃木裝飾,會讓我想起若干年之后,它依然美妙,依然光澤圓潤,不由得放松許多,奔馳是很舒適的,何必那么緊張呢。

  和CLS500 Coupe不同,500i GT首先是一部GT,是大型休旅車,拉開它很寬大車門,稍稍欠身,迎接我的就是極寬大舒適的座椅,輕松自然而舒暢。這里,是個敞亮的世界,視野非常好,的確該如此,即使沒有陽光明媚的天氣,也該攢上足夠的光線,這才是旅行吧。放松就是550i GT的主題,座椅是20向電調的,皮質很舒服,私人空間也夠大,不會說抬抬胳膊就碰到旁邊的人,也不至于挪挪座椅就影響到后排乘客。

[分頁]
  5系GT用的,并非5系的平臺,而是一套名為F01的全新模塊化平臺,在寶馬的世界里,F01平臺最先是運用到新款7系上,這也就是為什么 500i GT內廂看上去直逼7系,寬敞、精細、裝備豪華,這些,基本就是寶馬旗艦的臉面和形象了,足見5系GT的地位。有精致的電子擋桿,新代iDrive、寬屏導航、抬頭顯示器、后排娛樂等,坐在里面,能感到它很科技、也很時尚的氣常車內到處是高光白蠟木飾、Dakota真皮,手指在不經意間摸上去,觸到的盡是細膩和上乘,一股滿足的暖流會直沖大腦。

  CLS的豪華感當然也不差,只是,CLS車型早生了幾年,偏偏這幾年間,又是汽車新科技大量涌現的時候,因此,在科技和電子裝備方面,CLS500就顯得沒有500iGT那么豐富,可以斷言,等到下一代CLS出世的時候,她將擁有更新潮更令人眼花繚亂的時尚裝備。就像早在2004 年,它就有7前速變速箱、主動支撐座椅,硬盤存儲DVD、iPOD接口等,那時候,這些裝備絕對就像它的外形那么超前。
  裝備可以被時間超前,但性能絕對是經久耐用的,奔馳有著百多年來的沉淀和積累,不是說有誰能輕易就可以超越。駕駛著CLS500,會被它那流暢而強勁的行車表現征服,低轉速下,比如說起步或者跟著前面的車慢跑,發動機的扭力釋放很富足,它是5.0的發動機排量,但不會說強大難以控制,電腦似乎總把動力釋放得有點寬泛,CLS500也就表現的很活躍,但絕不會沖動,更不會遲鈍。

  或許,這就是一部高檔運動車的底蘊,時刻保持靈敏和警惕,卻又不焦躁癲狂,即使它有可以瘋狂的實力。發動機在中高轉的力量也一樣的富足和線性,感覺CLS500有著深不可測的動力源泉,7G-TRONIC變速箱的換擋動作,非常細微,只有在發力踩下油門,變速箱在瞬間急降2、3個擋位的時候,這才能感到換擋的結合。而此時,這臺V8發動機會表現出極雄厚的功力,轟然釋放出最強力量,車廂內也傳來排氣管雄壯的聲音,這是工程師特意調設的動感激素,身體在強烈推背感中直射前方。

  有時候,我也懷疑奔馳的這款5.0升發動機,每缸只是3氣門,馬力只是306匹,為何還有如此平順強力的表現。是它擁有高超的扭力嗎?它在2700-4250rpm時就能釋放出47.0kgm,還是得益于和7G-TRONIC完美的匹配智慧呢?我更相信是后者。

  500i GT搭配的只是4.4升發動機,不過,這臺發動機是雙渦輪增壓機型,附帶寶馬的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技術,最大可以發出407匹馬力,而在兩個大號渦輪的推動下,發動機于1750rpm就持續峰值扭力61.2kgm,直到4,500rpm。與之搭配的是寶馬最新的8前速變速箱,這些動力總成,和寶馬 750Li的搭配相同,都是F01模塊化思想的成果。不同的是,寶馬750Li重2,055kg,而500i GT依靠這些動力,要驅動2,135kg的車重,甚至比CLS500的1,810kg足足多了300kg。

  300kg的份量不輕,都是5GT眾多電動裝備和寬敞車廂帶來的負累,所以,寶馬也是有所準備,使用了61.2kgm的扭力再加上齒比更寬闊的 8前速變速箱,應該足夠了吧。當然夠了,其實535iGT的動力都夠了,更何況500iGT呢。高速巡航,是這部大型GT的長項,以120km/h的車速奔跑,發動機轉速只需要1800rpm,這個轉速,扭力已經進入最佳狀態,稍稍擠壓油門,顯著的力量提升會讓車速扶搖直上,發動機幾近悄然無聲,如此強大扭力,繼續提速時,變速箱都無需刻意降低擋位來換取車輪上更大扭矩,除非是需要急加速,變速箱才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快速降擋。
[分頁]
  因此,500iGT有著更高的舒適性,近乎CVT般的換擋過程,隨心所欲的加速能力,還有那舒適性極高的懸掛。500iGT和CLS500一樣,都配有氣壓懸掛,可以調節懸掛的舒適程度,或者說是懸掛的運動狀態。只是,500iGT在舒適和運動之間,它的寬容性很強,在舒適模式下,走一些鄉郊爛路,懸掛也有很好的吸震能力,內廂依然舒適;當我換到運動模式下,它的懸掛馬上又繃緊了弦似的,顯示出對車身強硬的支撐,連方向、油門、制動等,都變得警覺而硬朗起來,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相對來說,CLS500的舒適和運動模式之間,差別就不是太明顯,在舒適模式下,CLS500的確變得舒適了一些,懸掛學會了過濾一些路面沖擊,但在我看來依然夠運動,因為轉向、油門等的操作沒有讓我輕松下來。然后,我再把CLS500設定在運動模式,它的懸掛支撐真的很有力度,車身側傾很小,發動機對油門的響應更快,需要我振奮起來駕駛,這就是運動的含義吧。但似乎在500i GT的運動模式下,我分明沒有這么如臨大敵的樣子,或許,舒適的環境多多少少會影響戰斗力的。
[分頁]
  CLS500是鋼制底盤結構,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懸掛設計,前面采用了鋁制副車架,以求更合理的懸掛設定角度。在運動模式下,CLS500的車身可降低20mm左右,原本只有1,412mm的車高,現在更低矮,但穩定性出奇的高。在過彎的時候,當車頭緊隨方向忠實指向預定路線的時候,車尾也順從自然的跟進,穩穩當當,干練凌厲;當出彎時,在我平順回正方向的時候,車身重心早已快速平穩下來,這樣,我便更早的加油出彎,245mm寬的輪胎,似乎始終有能力承受那更早來到的驅動力,出彎也快不少。CLS擁有極為協調的車身動態,沒有過多的車身余震,會帶來雙門跑車般的過彎敏捷性能。難怪,奔馳在 2009年DTM德國房車賽上的用車,都是用CLS的車架改裝出來后上賽道的。
  500iGT的重心高不少的,車高達1559mm,這個高度,已經不太適合激烈運動了,但對寶馬來說,我們還是不要以常理來推算它。想想看,寶馬有更高的X6,那是最具運動性的SAV了吧,500iGT還比它矮130mm呢。在最運動模式下,我的確能感到它的一股認真勁,方向和油門變得更重,發動機更敏感、變速箱不會輕易升擋,而懸掛給了車身最有利的支撐,駕駛500iGT過彎顯得暢快很多了,沒有了先前的擺動感,整部車子精神頭十足,輪胎也緊抓地面以求最穩定的過彎狀態。

  當然,500iGT的彎道極限,一定是沒有CLS500那么高的,CLS500的姿態,更像是一部跑車,可以多幾個人舒適共享的一部跑車;而 500iGT的表現,是部充滿駕駛激情的旅行車,要它舒適,沒問題,要它更舒適,也沒問題,要它運動一些,還是沒問題,但要它極致運動,Sorry,那已非豪華休旅車的真正意義。
TAGS:豪華運動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