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北京市正式出臺交通改善措施,通過限制上牌量、非京載客車高峰禁入五環、重點區域停車計時單位縮短等一系列組合拳,改善首都交通狀況。而就" />
12月23日,北京市正式出臺交通改善措施,通過限制上牌量、非京載客車高峰禁入五環、重點區域停車計時單位縮短等一系列組合拳,改善首都交通狀況。而就在今年4月28日,成都的“限車聽證會”至今還讓人“心有余悸”。北京限車了,成都會仿效嗎?相信這是所有成都人聞訊后的第一反應。
北京作為中國汽車一線市場,是眾多國內城市尤其是二三線市場的先驅,“今天的北京就是明天的成都”。那么,上牌量快速增長的成都,是否也會緊隨其后出臺限牌令?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成都有較強的汽車市場消費基礎,同時,成都市在建設現代田園城市、完善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努力,都使得成都近一兩年內限車的可能性不大。
現代田園城市讓CBD分散
首都之所以成為“首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京的CBD全部位于中心城區,行政辦公寫字樓等密集分布于主城區,這樣就容易帶來高峰時段的擁堵。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成都剛好與北京不同,隨著近年來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訴求的確立,成都市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了“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新型城鄉空間格局和“青山綠水抱林盤,大城小鎮嵌田園”的田園城市圖景。
“在這種情況下,CBD呈現出一種分散分布的狀態。對于道路交通的分流,有著顯著的效果。”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成都市近年來的CBD從城中心天府廣場,漸漸遷至城南、城西,而像火車北站這種人流量較大的區域,也向城東的新火車站轉移,這對于緩堵是非常有利的。”另據了解,包括荷花池市場等在內的交易市場也將遷往新都等周邊區縣,從而為成都市城區道路交通減輕壓力。
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與北京相比,成都的公共交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業內人士認為成都明年不會限制私家車的原因之一。據了解,北京市現在的地鐵線路有近10條,運營線路總長度達228公里,與地面的900多條公共汽車共同形成地上地下的公共交通覆蓋。而成都市目前開通的地鐵線路只有一號線。此外,類似上海廣州改善流量的高架橋等立體交通資源,成都均還沒有大規模上馬。
目前,成都市已經在疏導交通上推陳出新,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今年以來,成都著手在一二環路節點處,開建7座新立交橋。在外圍地區,也加緊建設第二繞城高速,并在外圍地區建設大的物流中心,保證“重型汽車不穿城”,這些舉措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成都市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問題。
主機廠落戶成都帶來市場效應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成都市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限車。“且不論其作為二三線新興市場的上升空間和潛力,單說這么多汽車廠家紛紛落戶成都,就可以帶來足夠的市場消費量。”據了解,目前有大眾、豐田、吉利、沃爾沃、一汽等眾多汽車廠家項目入駐
●各方觀點
廠家:汽車依然是拉動經濟的馬車之一
奇瑞銷售公司西南大區常務副總經理張純偉
北京汽車市場發展太快帶來城市交通擁堵,但是,全國大部分城市尚未達到那種程度。拿成都來說,今年的上牌量不過20多萬輛,與北京70-80萬輛相比,是非常小的數字。雖然成都城市規模沒有北京大,但由此還是可以看出成都的市場依然有提升空間。同時,房產和汽車依然是拉動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尤其是汽車,其上下游產業鏈較長,關聯產業較多,關乎經濟的方方面面。就連車主每個人每輛車每年至少要花掉上萬元的養車成本,這也給國家經濟注入了能量。所以,雖然北京開始限制汽車消費了,但以成都等為代表的城市不大可能馬上跟著效仿。
經銷商:新店增加應有節制通安集團董事長趙子江
北京每年限制上牌量為24萬輛,這對于北京的600家汽車經銷商來說,等于“大難臨頭”。有報道說,接近一半的經銷商可能垮臺。那么,對于成都來說,雖然還沒有限車,但是汽車經銷商的數量與日俱增,明年又會有更多的新面孔出現。個人認為,新店的增加應該有限度,畢竟市場容量是有限的,道路交通資源也是有限的。
消費者:不應限消費而是限使用私家車主張先生
對于成都的老百姓來說,私家車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私車是萬萬不能的。我覺得畢竟成都的公共交通還沒有那么發達和方便,政府不應限制私家車消費,而可以適當限制私家車的使用頻率。比如大幅提高中心城區停車費,一小時20元;上下班高峰期外地號牌車輛不得進入三環以內等等。
●他山之石
治堵有方的城市 東京 交通管理“以人為本”
日本倡導“以人為本”的交通理念。在馬路上,總會看到汽車給行人讓道,一切以行人優先;日本人遵守公共秩序,司機、行人嚴格按照信號燈的指示,各行其道;很重視發展立體公共交通,地鐵、電車、新干線四通八達,絕大多數的市民上班選擇公共交通。
中國香港 基本消除堵車現象
香港基本消除了堵車現象。空中行人交通非常發達,有時10多家商場經常都可用天橋連接。亂過馬路情況較少,主要和嚴格的管理和車速很快等因素有關。香港地鐵也很發達。
紐約 堵而不“死”運行有序
紐約現有24條地鐵線路共468個車站,總長1300公里,日均運送旅客500萬人次。紐約還有5900多輛公共汽車,230多條線路。紐約的網狀街道大都為單行道。此外,交管當局還在一些主要路口限制車輛左右轉彎,以減少車輛的等候時間,提高流通量。加上嚴格的交通執法,盡管紐約市交通狀況也很擁擠,卻能做到堵而不“死”,運行有序。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