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北京治堵,筆者認為" />

2026世界杯在哪|西班牙首发|nba虎扑快船专区|澳客中国竞彩网|中国足球世界杯出线了吗

網站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登錄 | 注冊
從城市規劃入手 治堵才能除“根”
2010年12月27日來源:本站編輯

對于北京治堵,筆者認為,交通擁堵首先是城市規劃和發展的問題,而非單一交通問題。由于規劃和建設產生的大量交通問題的案例俯拾即是,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大尺度、功能相對單一的區塊規劃方式。這種規劃以大尺度,大街塊,功能單一的開發為主要特征,由于每個地塊往往功能單一(或居住、或商業),市民須通過車輛出行來滿足生活需求,從而增加了潮汐式的交通流量。

第二,城市開發土地先行,其結果是在建設的尾聲,才考慮公共交通的配套,而此時由于土地空間的限制,公交場站,站點和線路的設置都已受到了極大制約,從而減弱了公交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第三,城市設計和建設有利于小汽車而非綠色出行。由于采用大街塊、寬馬路的開發模式,造成綠色出行舉步維艱。大街塊減少了公交配置的縱深,居民繞過圍墻,走出由圍墻圍合的大街區,找到公交站點,其步行距離往往超過了承受的極限。其次寬闊的道路設計,阻斷了步行和自行車通道的連續性、安全性和舒適性,也“逼迫”居民選擇小汽車。最后,由于規劃初期對交通的壓力估計不足,以及部門協調和利益沖突,城市場站樞紐建設遠遠落后,往往是在建設完成之后,才考慮交通功能,在缺乏協調和用地保障的前提下,樞紐的功能和服務水平難以保證。

城市規劃是治堵的最基本層次,應該說城市規劃和建設制造了城市的“DNA”。這個層面出現的問題,很難在交通政策的層面圓滿解決。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方面我們在中心城區努力疏堵,另一方面我們的新城建設,以及公租房和廉租房的開發仍然在重復上面提到的問題。其結果必然是郊區和衛星城對中心城的小汽車交通進一步加大,進而造成更大擁堵。

因此,調整規劃思路,放棄大街塊,寬馬路等粗放式規劃,轉而采用小街區、密路網的城市結構,支持公交和步行自行車體系的配備和舒適的環境;采用高混合度和居住、商業、辦公、服務多模式復合開發,才是解決交通擁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在城市設計中要堅持公交和綠色出行優先。要保證每條道路和每個小區的建設都能夠實現公交和綠色出行的最優配置。只有如此,治堵才能除“根”。

TAGS:堵車 | 責任編輯:汽車網 |
頂一下
(0)
踩一下
(0)
相關文章
已有 0 條跟帖(點擊查看)網友評論
登錄 | 新用戶注冊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精品導讀

更多>>商家推薦

車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緊湊
  • 中型
  • 中大
  • 豪華
  • SUV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