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為1185萬輛,同期的美國市場僅為1041萬輛。全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總銷量突破1800萬輛已經沒有任何懸疑。在如此誘人的市場前景下,中國的各大汽車陣營,都在未雨綢繆些什么?汽車市場格局變化又是否會帶來重新洗牌?中國又將如何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蛻變?
這一切的答案,2010年的中國車市收官之作——廣州車展(微博)上初步浮出水面。
購車熱高燒不退 眾車企挾新車迎戰
廣州車展再次驗證中國汽車消費熱。10月20日中午,在奔馳中國的VIP休息室中,一位中年女子當場訂下了一輛價值50余萬元的奔馳。在一旁的銷售人員表示,“這已經是公司今天售出的第三輛車。”該女子告訴記者,“在車展購車,可供選擇的品種多;價格便宜,等車時間短。”按照慣例,隨著公眾日的到來,各車企將迎來更為火爆的現場購車熱。
對于華南汽車消費熱,各車企早已預料到,因此踴躍參加本次廣州車展。今年廣州車展的規模創下其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展覽總面積達到16萬平方米,較上屆增長6%。不少車企的參展面積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東道主廣汽集團陣容強大,旗下廣汽乘用車、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長豐、廣汽菲亞特和廣汽吉奧等八大整車企業,帶來40款新車,占據了超過4600平方米的面積。豪華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展臺達1800平方米,旗下梅賽德斯-奔馳、邁巴赫、smart、AMG四大品牌共28款車型亮相。北京現代和現代汽車聯合參展,帶來17款共計19輛展車,其中包括新上市的第八代索納塔和全球首發的瑞納兩廂版兩款新車。
今年國內車市的持續火爆讓車企笑逐顏開。在廣州車展上,多家車企表示已經提前甚至超額完成全年任務。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峻表示,“榮威、名爵全年銷售突破16萬輛已無懸念,同比將增長78%。” 華晨汽車也宣布“完成全年50萬輛的銷售目標已成定局。今年前11個月,銷售整車469718輛。華晨汽車將如期完成‘兩步走、翻兩番’“十一五”目標,實現整車銷售165萬輛,銷售收入2255億元、利稅總額260億元,分別為“十一五”前21年總和的160%、208%和270%。” 日產全球首席運營官志賀俊之也表示,今年的東風日產銷量同比增長40%,高于全球多數地區。
謀劃“十二五” 車企將繼續發力
對于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期間,跨國公司和自主品牌車企們都表示將全力以赴。
按照上汽集團戰略,自主品牌將是重中之重。2015年前,將對上海臨港基地、南京浦口、揚州儀征基地追加投資,最終實現年產100萬輛自主品牌轎車、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目標。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告訴記者,“在傳統能源汽車上,繼續走節能高效之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上汽集團瞄準汽車驅動電力化趨勢,將電力為驅動作為主攻方向。2015年,上汽集團新能源車希望達到20%的市場占有率,保持在業界的領先地位。”
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表示,今年,廣汽集團預計銷售70余萬輛,銷售收入超過1500億元。2015年產能將擴充到300萬輛,銷售收入達4000億元。如果實現這目標,廣汽集團在國內銷量排名有望從目前的第六位躍升至前五甚至前三名。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則希望,至2015年末,華晨汽車集團將年產銷整車150萬輛,年產銷發動機產銷150萬臺,年銷售收入突破1600億元。屆時華晨汽車集團將翻兩倍。
在“十二五”規劃中,長城汽車、江淮汽車等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們正綜合考慮銷量和品牌提升。帶著15款車型亮相廣州車展的長城汽車,正計劃進一步提高產能。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表示,預計2015年產能達到200萬輛,力爭銷量達180萬輛;最終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提升。
進口車企業對中國市場也普遍較為樂觀。三菱汽車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飯田健治認為,“三菱汽車進口車2011年預計增長150%。”為此,帶著5款車亮相廣州車展的三菱汽車,將加快引進新車力度,明年計劃引進勁炫1.6L及SUV車型。
在一片看好聲中,也有人顯得非常冷靜。鄭州日產總經理郭振甫認為,近幾年超前釋放需求現象嚴重,如果“十二五”期間仍保持如此高增長,未來很多問題將集中爆發。“現在各大城市堵車、污染很嚴重,這方面不僅老百姓在抱怨,政府也意識到了。因此我個人認為未來幾年汽車行業的增長速度應該回歸到一個比較理性的速度。”
在眼下,2011年,“十二五”即將開局,對中國汽車企業來說,也許會有一個艱難的開始。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取消購車政策優惠后,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明年車市在一季度有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降幅。
資金告急 上市熱持續升溫
據不完全統計,多數車企希望2015年產銷翻兩倍甚至三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完成這一宏偉目標難度相當大。企業的資金實力將面臨嚴峻考驗。不少車企將目光轉向了資本市場。
兩家曾自稱不缺錢的中國汽車集團相繼宣布2011年回歸A股。今年8月,廣汽集團剛在香港借殼上市,而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表示,2011年將在A股上市。無獨有偶, 10月16日,長城汽車在香港召開股東大會,通過上海發行A股的方案,預計最多發行1.217億股A股,約占擴大后股本的10%。所籌資金用于生產20萬臺的乘用車、提升集團整體技術研發上。
在回歸A股熱潮興起之際,一些尚未實現整體上市的國內汽車集團也掀起了上市熱。一汽集團、北汽集團、奇瑞汽車等紛紛籌劃整體上市細節。
是什么令這些汽車企業如此急于上市?業內人士指出,上市有助于籌資。汽車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前期需要龐大投資;中國市場高速增長,如果僅依靠公司滾動發展,很可能錯失中國汽車市場的黃金時期。以廣汽為例,新品的不斷推出以及布局的不斷擴大使廣汽集團面臨越來越需要錢的問題。日前上市的廣汽傳祺打響廣汽進軍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頭炮。這款車耗資30億元打造,明年計劃銷售3萬輛。廣汽還將在明年推出第二款自主品牌車,據介紹是一款SUV廣汽集團乘用車。按照廣汽集團乘用車發展規劃,2015年產能將達到40萬輛、產銷將達30萬輛,最終形成自主研發的全系列車型。無論從產能建設者還是研發投入分析,廣汽集團對于資金的渴求將遠遠超過過去。
對于以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來說,品牌提升和戰略轉型也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這些企業在沒有充分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儲備的情況下,選擇了自下而上的發展模式,以低價占領市場起步。如今這些企業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在中國車市一片大好之際正是品牌提升和轉型的最佳機會,因此,上市成為他們解決資金問題的必然選擇。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