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汽車市場充斥著太多讓人深思的事情:大經銷商集團開始謀求上市;庫存車也在和經銷商開著玩笑,在六七月份一度報警后,年底的車市又出現了有市無車的“困境”;雖然一再強調經銷商數量太多,已經不堪重負,但廠家發展經銷商的計劃不改;在新車一片繁榮之際,國內二手車也迎來了大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下的中國車市不僅在去年毫發未傷逆市狂飆,今年又穩居全球銷量第一,如此高速的發展讓我們一次次感到驚喜。
可以說,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期。
經銷商 處境冰火兩重天
■關鍵詞:上市、破產
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上市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大經銷商集團作為生存發展的有力保障。日前,內地第二家赴港上市汽車經銷商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定價7.3港元。正通汽車計劃發行5億股新股,90%國際配售,10%公開發售。在正通汽車之前,3月26日,汽車銷售集團大連中升在香港上市,這對其提升企業實力、迅速拓展經銷網絡、搶占市場份額具有重要意義。
據記者了解,2009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經銷商集團數量約有10個,超過50億元的有15個左右(不含過百億元的企業)。這些大經銷商集團雄心勃勃,有相當數量已經著手上市準備,有的在幾年前就開始了上市謀劃。
其中,龐大集團在2008年已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材料。籌劃上市的企業還有廣匯汽車、內蒙利豐、山東潤華等汽車經銷商集團。在正通汽車IPO之后,將有數家汽車經銷商企業接連上市,其中聯拓集團12月中下旬或將在紐交所IPO,中進汽貿借殼鼎盛天工的事情將在今年末完成交割,龐大集團登陸國內A股明年早些時候將見分曉。
雖然大經銷商集團在上市的路上動力十足,但在中國車市,也有經銷商并沒有追上這股發展的潮流,他們因為經營不善或者其他原因,走向了破產或者被其他大集團經銷商收購的道路。
事實上,在利潤攤薄、貸款困難等幾大因素制約下,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一份相關調查顯示,九成被調查者對經銷商的發展前景表示出了擔憂。這并非危言聳聽,今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杭州等地,4S店倒閉、掛牌轉讓的消息時有聽聞。采訪中,京城一些經銷商向記者表示,今年,部分4S店將難以為繼,轉讓和退市的4S店將越來越多。
點評:雖然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產銷高速增長時期,但是廠家提升產銷目標,不斷增加的產量和擴張的渠道,讓經銷商的利潤攤薄。經銷商們不得不開始尋求更能壯大自身的經營模式。由于多品牌經營企業抗風險能力比單體店強,因此,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集團會在未來出現。
庫存 讓經銷商們很撓頭
■關鍵詞:預警、緊張
今年的庫存可謂是和經銷商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從年中時的庫存量報警,到年底時的“零庫存”,這都打了經銷商一個“措手不及”——從發愁賣車,到發愁無車可賣。
據記者了解,從今年2月份開始,車市的庫存周期統計數據就開始不斷增長,從2月份的 41天到3月份的48天、4月份的49天,再到5月份的52天、6月份的55天、7月份的58天……庫存量逐月增長勢頭不改,給汽車廠商和經銷商的資金周轉帶來了越來越重的壓力。
對于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去年車市的井噴是絕大多數車企沒有預料到的,由于年初的準備不足,導致了年底連續數月出現了難得的“零庫存”現象。這種銷售超旺的現象,也使得今年初各車企紛紛大幅調高產能計劃。
事實上,在談到上半年車市銷售情況時,多個品牌經銷商都用“還可以”、“一般”來形容。車市的冷淡在五六月份時達到了頂峰,到車市選車、購車的消費者數量大幅下滑,大多數品牌車型的交易量出現了萎縮。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7月份數據顯示,車市產銷量連續4個月下滑。在高庫存的壓力下,從7月份開始,有一些廠家開始主動大幅度地減產,甚至已有品牌出現了零售比批發多的現象,以此來壓縮經銷商手中的庫存。
8月4日,比亞迪汽車(微博)公司宣布將今年的產銷目標由80萬輛調整至60萬輛。還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著手進行調整,只不過還未正式對外宣布而已。
正是廠商的主動減產,使大部分經銷商度過了困難的7月份,隨著四季度的來臨,車市再次火熱了起來。由于延續到今年的小排量購置稅減免優惠政策將于12月31日到期,受此影響,年底車市又迎來了類似2009年時的消費者“搶車”現象。
“現在至年底,既是購置稅政策終結所引發的小排量車型的購車潮,也是與傳統年末購車潮重疊的雙重優惠購車期。”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京城許多消費者為趕上優惠政策的“末班車”,紛紛出手,這也直接導致部分主流品牌出現了搶車現象。
點評:雖然今年的庫存經歷了報警到零庫存的過程,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以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為代表的強勢品牌及熱銷車型,受產能和排產影響貨源供應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而非暢銷車型銷售乏力,庫存量繼續增加,這些庫存增加的經銷商多為自主品牌經銷商。看來,自主品牌在產銷計劃的制定和品牌美譽度方面與合資品牌還有很大的差距。
渠道 拓展無止境
■關鍵詞:不斷增加
作為提高銷量和搶占市場份額的有力手段,經銷商網絡是汽車廠家手中的“王牌”。隨著長安福特在11月25日宣布當天有40家新經銷商同步開業,國內汽車廠家擴張經銷商網絡的規模又創造了一個新高峰。據悉,長安福特在年底前總共有66家新經銷商登場,使網絡總數增加至340家。新開張的經銷商大多數分布在迅猛增長的中國西部和北部的一些二三級市場。
二三級市場的高增長是吸引廠家的最大原因,數據顯示,二三級市場增長率超過了40%,增長率高于整體市場約10個百分點。為了搶灘未來最具希望的二三級市場,各車企紛紛進行區域營銷模式調整。借助“汽車下鄉”的政策延續汽車行業的渠道拓展,給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影響,不僅市場規模劇增,而且使汽車產業的發展途徑、產品結構、產銷網絡等都發生了重要變化。
在此輪發展經銷商的大潮中,各個汽車廠家均不甘人后。今年,中國作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在原已緊張的銷售環境下,新店仍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東風悅達起亞(微博) 今年仍在進一步加快鋪網步伐,計劃年底網點擴至440家,這個數字是其2008年經銷商數量的1.5倍。東風日產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渠道,按照計劃,今年底東風日產的專營店總數將達408家,全國銷售網點將達620家(含200家二級店)以上。豐田盡管受召回門影響,但不影響其在中國的新一輪經銷商招募。今年,豐田中國將增加83家銷售普通豐田品牌車型的4S店,而雷克薩斯4S店增至60家,屆時,國內的豐田4S店將達到近650家。一汽-大眾奧迪也表示,到2012年,奧迪經銷商將增至210家。
不過,由于4S店的建店資金主要不是汽車廠家出資,并且能夠迅速提升銷售數量,這對廠家大有好處,車市好時,廠家可以借助更多的4S店賣更多的車,而車市不好時,廠家也可以強求經銷商不顧市場變化進貨。
點評:事實上,對于小經銷商而言,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有些不妙。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汽車產銷量突破1700萬輛大關的同時,今年大多數經銷商的利潤并沒有大幅增長。由于競爭的進一步加大,再加上為了完成廠家的預訂目標,不惜加入突破底線的降價促銷行列,表面上看,各店銷量增加了但實際利潤卻下滑了。
二手車 利潤嚴重縮水
■關鍵詞:下降三四成
與新車市場的欣欣向榮相反,二手車市場在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新車市場競爭激烈,新車扎堆上市,車價不斷下降,將大多數消費者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受此影響,今年二手車市場整體利潤下降了三四成。”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雖然最近兩個月二手車市場的交易量正在迅速提升,但總體盈利能力仍然很差。
今年3月份開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逐漸減少,5月份開始則正式進入了淡季。往年6、7、8三個月份是二手車市場的銷售淡季,但今年這個淡季前后各增加了一個月,5-9月份銷售都很冷清,不少經銷商干脆關門歇業。步入10月份,隨著年底購車潮的到來,二手車市場也迎來了銷售高峰,但據經銷商反映,賣車多是薄利多銷,數量雖多了一些,但利潤仍很低。“即便眼下新車如此高漲的熱銷潮也沒能帶來二手車的同步升溫,這種狀況與往年大不相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很不正常,同時也說明了今年二手車市場的冷清。
最近幾年,京城車市競爭激烈,大多數車型價格相比其他城市要低一些,且消費者購買力較強,換車周期與其他城市相比也短很多,所以很多外地的二手車商都到京城來“淘”價格更便宜的二手車。自身購買人群基數大,加上外地銷售又占了三成左右,京城二手車市場發展迅速,漲幅幾乎與新車同步。
但是進入今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隨著各城市車價水平的逐漸接近,外地來購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少,現在只有不到二成的車外銷;其次,新車價格的不斷下探,讓很多本來計劃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也可以輕松買到新車,轉向了新車市場;再有,近年來各大汽車品牌陸續推出優惠的貸款購車方案,讓很多本來計劃購買中高檔二手車的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擁有一輛新車,又使二手車市場流失了一部分客流。受各方面因素影響,今年二手車市場突然降溫,經銷商們苦苦支撐,不少甚至已經關門歇業,放棄經營。
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新車市場競爭的加劇,未來兩三年內二手車市場很可能將繼續走低,大多數實力較弱的二手車經銷商將面臨生存難題。
點評:去年開始,購置稅、汽車以舊換新等優惠政策相繼出臺,今年還加入了節能車補貼,大幅拉動了新車的銷量,而眼下臨近年底,購置稅和以舊換新政策可能即將結束,消費者購買欲也日漸高漲。這一方面使一手車商趁機提高優惠幅度提前沖量,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二手車行情。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