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車市以全年高達1806萬輛的銷量,穩坐全球第一把交椅。進入2011年,刺激政策結束,一線城市治堵,油價漲個沒完,今年車市究竟會" />
2010年,中國車市以全年高達1806萬輛的銷量,穩坐全球第一把交椅。進入2011年,刺激政策結束,一線城市治堵,油價漲個沒完,今年車市究竟會“掉頭向下”還是繼續“高歌猛進”?記者近日走訪了多家汽車經銷商,他們給出了關于今年車市的幾個猜想。
一線城市治堵,車商“轉戰”郊區和二三線城市
上海拍賣車牌,北京“搖號”買車,最近廣州也籌備征收擁堵費、提高停車收費——一線城市的“治堵”政策可謂雷厲風行。
南京目前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0萬輛,不少快速路在早高峰成了“蝸牛”路,南京今年會不會“治堵”?市交管部門有關人士近期表示,南京暫時不會限制車輛上牌,也不會開征交通擁堵費。但是汽車經銷商還是“心神不寧”。
南京朗馳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部長張海燕說,北京的治堵實行“一刀切”,預計今年北京三分之二的4S店都會倒閉。“以豐田為例,北京地區有22家經銷商,到年底估計只會保留3—5家。”張海燕說,這樣的打擊對所有品牌都一視同仁。“南京就算不實行最嚴厲的限牌政策,一旦開始拍賣車牌或者征收擁堵費,對車市的影響也會很大。”
不少品牌已經想好了“退路”。奇祥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部張純說,今年要進一步發展跨區域銷售,大力發展二級網點,“我們在南京周邊的溧水、高淳、六合以及揚州都設立了分店,今年要面向郊區和二三線城市,不能只守著南京城區。”
中高檔車競爭激烈,小排量車有點“失寵”
購置稅優惠讓小排量車在2009和2010年著實火了一把。隨著優惠政策的結束,這股“高燒”也逐漸退去。“2010年的火爆透支了2011年的市場。”張海燕說,元旦后,來看小排量車的人越來越少,“最近卡羅拉的銷量比12月下滑一些,大排量的銳志卻賣得很好。”
據了解,不少消費者直接瞄準中高檔車或者家用越野車、MPV等,“買小車沒有優惠,與其以后再換車,不如一步到位。”這是很多買車人的想法。
雪佛蘭的相關負責人說,小排量車的消費群體并不固定,“價格和油耗是一方面,現在買車人更多關注性能、舒適度等,不會一味追求小排量。”沒有了購置稅優惠的小排量車,很有可能不再那么“受寵”。
奇瑞的銷售員小朱半個月前還忙得不可開交,這兩天卻坐在大廳里無所事事,“上個月一下子賣出了600輛,元旦開始,平均每天只能賣出一輛。現在我們買車有現金優惠,還送交強險和油卡等,但是顧客還是很少。”小朱說。
據奇瑞一家4S店的相關負責人介紹,2010年廠家給經銷商的額度是2000臺,2011年增加到2500臺,“廠家的產量肯定是逐漸遞增,但去年的熱銷今年能否持續,我們心里沒底。”負責人說,6、7、8月是車市的傳統淡季,每個月銷售基本不會超過200輛,剩下的2000輛就要在9個月里消化完成,今年的形勢不容樂觀。
除了奇瑞,比亞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在“苦苦奮斗”。去年上半年,由于廠商與經銷商矛盾激化,比亞迪全國多家4S店紛紛退網,對品牌造成很大影響。“大到稅收、交通等宏觀政策改變,小到油價漲跌,自主品牌車的銷售對外部影響尤其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帶來震動。”吉利相關負責人說。
自主品牌的銷售主要是靠跑量,去年在國家刺激車市政策的推動下,自主品牌車的銷量都借勢上了一個臺階,今年政策退出后大家如何跑量?廠商目前都不敢樂觀。
雖有國家扶持,新能源車依然“慢熱”
去年6月,五個城市試點新能源車補貼,每輛最高補6萬,同時對“節能汽車”實施每輛3000元的補貼。根據去年9月份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草案,未來10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000億元使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一時之間,新能源車萬眾矚目,除了像比亞迪那樣“術業有專攻”的車企繼續大力推進,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等傳統企業也在加速新能源車布局。
但是,相比于宏觀政策扶持和產業布局的鋪開,新能源車的市場依然像“溫吞水”。去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在全國銷售量只有350輛左右,長安、奇瑞新能源車的銷量都不到200輛,其中還有大部分是公務車或者出租車。
一汽豐田生產的普銳斯,是最早在國內銷售的混合動力車,盡管這款車在國外銷售情況很好,但到了中國卻水土不服。“從普銳斯上市以來,南京的保有量不會超過30輛。”業內人士說,比同檔車型高出10萬左右,這樣的價格很少有人能承受得了。據了解,今年新款普銳斯即將上市,外觀更時尚,動力也更強。“但是我們還是不大看好,先進幾臺賣賣試試看吧。”工作人員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車新聞新聞跟帖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